電影網(wǎng)訊(圖文/楊雅如) 導演
杜琪峰和百老匯電影中心9月27日在京推出,“光影記憶——香港電影與電影中的香港”慶祝香港回歸15周年特別影展。杜琪峰作為此次活動的策展人,選取了從1950年到2010年,跨越60年的16部香港經(jīng)典電影進行展映。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絕大部分電影都是第一次在內(nèi)地公映。當天,
姚晨、科爾沁夫等明星也現(xiàn)身捧場。
16部經(jīng)典香港電影在京展映 半數(shù)以上首次內(nèi)地公映
據(jù)悉,此次將從9月27日起至10月14日,在百老匯電影中心展映
《細路祥》、
《胭脂扣》、
《花樣年華》、
《籠民》、《危樓春曉》、
《文雀》、《金蘭姐妹》、
《成記茶樓》、
《七十二家房客》、
《瘋劫》、
《秋月》、
《香港制造》、
《新不了情》、
《大煞星與小妹頭》、
《半斤八兩》、
《父子情》共16部電影。此次展映的影片涵蓋了家庭,愛情,喜劇等多種類型,導演從老一輩的馮峰、
楚原到
吳宇森、
許鞍華、
關錦鵬,再到
王家衛(wèi)、
陳果、
爾冬升等,部部堪稱經(jīng)典。
其中《細路祥》中,只有十歲的
李小龍展露演藝天分。
張之亮的《籠民》則描寫了香港最底層市民可悲可嘆的生活,本片也是香港樂壇傳奇人物
黃家駒的最后一部電影,更一舉獲得過1993年香港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四項大獎。吳宇森導演的《大煞星與小妹頭》則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喜劇動作片,與他后期的影片風格截然不同。當然
張國榮,
梅艷芳主演的《胭脂扣》,爾冬升執(zhí)導的《新不了情》,王家衛(wèi)的《花樣年華》,更是為內(nèi)地觀眾所熟知的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
說起此次的展映,杜琪峰表示,“香港電影并不是只有槍戰(zhàn),也有很多文藝片,這次我們選擇的都是偏生活化的影片,希望借此讓大家多了解一些過去的香港和不同的香港電影。”杜琪峰透露其中自己最喜歡《半斤八兩》,“這部電影放映時,我才十七八歲,剛剛開始工作,我覺得它說出了70年代香港人的心聲。”
下一頁:杜琪峰談《奪命金》角逐奧斯卡 自嘲屢敗屢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