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網專稿 3月17日將在全國上映由米拉·喬沃維奇與李冰冰主演的3D巨制《生化危機5:懲罰》。有趣的是,這部影片早在去年9月就已經在北美公映,時隔超過半年姍姍來遲,難免不被網友、影迷瘋狂吐槽。
3月還有兩部與奧斯卡相關的影片上映:娜奧米·沃茨與伊萬·麥克格雷格共同出演的災難片《海嘯奇跡》——去年10月就在西班牙上映,在香港以及北美也于去年12月就已點映;更夸張的是由梅麗爾·斯特里普主演的《鐵娘子》(本片國內已更名為《鐵娘子:堅固柔情》)——該片獲得了去年的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項,也就是前年(2011年)上映的影片。如今選擇2013年3月8日婦女節(jié)當天上映,距離其他國家的上映晚了一年多的時間。
大量延期引進上映的外片無論從檔期還是票房都遭遇擠壓,最終多以慘淡收場。究竟外片引進有哪些門道,影響引進的因素又有哪些,[電影網]采訪多方業(yè)內人士,透過現象看本質,為你揭秘神奇的外片引進規(guī)則。
內容導讀 | ||
盤點這些年被延期的國外佳片 | ||
揭秘延期之“謎” | ||
正常運作很遲緩 | 選擇排期有門道 | 政策先行跟著走 |
票房低迷誰之過? | ||
檔期不給力 | 盜版太猖狂 | 口碑傳播廣 |
那些提前于北美上映的影片“下場”又如何? |
下一頁:這些年,被延期的國外佳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