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戀33天》“仙賤組合”深入人心
翻拍為啥難出好劇?想要人民幣就別想要節(jié)操
凡屬翻拍,必是雷劇(片)",這已經是業(yè)內和觀眾的共識了。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比如為了趕檔期,粗制濫造;或者原班演員、主創(chuàng)都已經成了腕,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合作,換了新人演老角色,觀眾很難買帳。
1、抱大腿講的就是一個"快"字
有業(yè)內資深人士向記者分析道,影視劇翻拍最重要的就是一個"快"字!因為既然要抱大腿,就要趁著被抱的熱乎勁還在,觀眾還吃這一套的時候,迅速立項,迅速開播或者上映。比如《致青春》,電影版還在上映的時候,劇版已飛速啟動?!洱堥T鏢局》剛剛開播,安徽衛(wèi)視就宣布要投資電影版。進入制作階段的《北京愛情故事》電影版,也算及時趕上了電視劇版的熱度。
"除非你像《將愛情進行到底》那樣,稱得上是一代人的記憶。現(xiàn)在這個年代,一年出多少電影電視劇,所以一個題材熱了,想要翻拍,就趕緊動起來。觀眾最多等你兩年,兩年過了,誰還記得你??!"
為了追求快,倉促上馬,演員選得不好,劇本也沒仔細打磨,幕后主創(chuàng)團隊也是拼湊起來的,拍出來的片子,質量也真的好不到哪兒去。
2、電影變電視劇,注水的豬肉不好吃
《神話》《唐山大地震》《山楂樹之戀》《失戀33天》《風聲》《非誠勿擾》《畫皮》等電影改成的電視劇,多數(shù)都不如電影版,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要把1個120分鐘左右的故事,非要擴到幾十集的電視劇,只能不斷注水注水再注水,稀釋了原有的劇情張力。
比如,跟著電影拍攝的電視劇版《畫皮》,除了增加了鄭吉、阿漠、蘭妃等一大堆來歷不明的角色外,女扮男裝拜把子、后媽勾搭外族謀反等天馬行空的狗血劇情也一段接一段,電影里極力突出的那段唯美的愛情故事幾乎被肢解得煙消云散。
3、原班人馬難再聚,觀眾不買賬
改成電視的電影必定是大熱之作,主角們的表現(xiàn)也必定深入人心。改成電視劇之后,因為預算、檔期等等原因,很難邀請到原班人馬再度出演,這樣一來,在面對觀眾先入為主的深刻印象時,"翻新"的角色就很容易敗下陣來。
更何況,還有些劇組,在搭建主演陣容時,根本不考慮角色本身的特征,甚至可以說從選角之初,就已經注定失敗了。比如純愛片《山楂樹之戀》,找來清純指數(shù)和文藝氣息都不夠的
王珞丹就是一大敗筆。大批網友認為劇版《山楂樹之戀》的鄉(xiāng)土味太濃,沖淡了故事的唯美感,硬把純愛變成了"蠢愛"。再如《失戀33天》,或許是影版的人物形象太深入人心了,所以當
姚笛頂著蘑菇頭、
張默一看就是直男的時候,觀眾從心理上就已經開始排斥了。
4、電視劇變電影,賣老臉賣情懷
在很多人心中,電影比電視總是要"高級"那么一點。所以電視劇改成電影,比較容易召集到原班人馬。有了熟臉之后,再販賣一點情懷,就很容易擊中目標群體。比如
張一白2010年重新翻拍電影版《將愛情進行到底》,
李亞鵬、
徐靜蕾、
王學兵等都悉數(shù)到位,這部電影當年輕松過億,成功引發(fā)了一輪青春懷舊潮,《將愛》也成為翻拍的經典案例?!段淞滞鈧鳌芬踩绱?,
閆妮、
姚晨、
喻恩泰一個不落,全部上陣,這部
寧財神的得意之作,贏的不是故事,而是情懷。
可以說,電視劇改拍電影,出品方賣的是老臉,而觀眾買的則是情懷。
下一頁:國外怎么翻拍?美國玩套拍 日本愛講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