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達爾手寫劇情簡介
1905電影網(wǎng)訊 一般意義上來說,文藝片的劇情容易偏向于晦澀難懂,見得多了也就不再奇怪。然而3D版的
《再見語言》還是刷新了文藝片的“逼格”水準。戛納時間5月21日,這部由法國著名導演
讓·呂克·戈達爾執(zhí)導的作品亮相戛納主競賽單元展映。
電影手冊
看過《再見語言》之后,總算想明白為何每個記者都會在電影宮的信箱內發(fā)現(xiàn)一份附有戈達爾親筆書寫劇情梗概的電影手冊:作為觀者你絕對領悟不到影片的含義,其他劇組成員可能也不理解,所以干脆讓導演親自說給你聽吧。
戈達爾說,《再見語言》的劇情其實特別簡單:“一名已婚女子邂逅了一個單身男人,繼而他們相愛、爭吵、廝打。一只狗迷失在城市與鄉(xiāng)村之間。四季更迭,時光飛逝,男人女人再度相遇,狗也在他們的生活中找到了依靠……接著,女人的前夫摧毀了一切,第二段故事開始。它與前一個故事一樣,卻又不盡相同。以人進行隱喻,并完結于犬吠聲中。接著,我們聽到了嬰兒的啼哭。”
手冊中的影片劇照
除了這段文字,這本電影手冊上還有十幾張電影“截圖”。影片真正傳達出的訊息不僅沒有更多,反而是更加模糊,一句話概括,從始至終就是狗·男·女三個生命體在“對話”。用刻意營造出的家用DV清晰度拍攝效果,戈達爾本人在后期雜亂地剪出了這么一部內容混亂無章,斷斷續(xù)續(xù)的粗糙微電影。另外,似乎(不確定,真的不確定)老人家此番特意使用3D效果是為了在片中揉入各個歷史時期不同風格影片的混剪內容,此外很難想出其他堅持使用3D的理由。而大段過曝,偏色的畫面,又有了種大玩波普藝術的意味。
話到此處,突然有點心疼所有未能入選戛納主競賽單元的那些影片和導演們,比如中國觀眾熟悉的
《歸來》和
張藝謀。雖然該片被詬病無新意沒進步或是干脆被痛批無聊不好看,但至少作為觀眾,我們還能從中感覺到“些許”的誠意。還是感謝戈達爾,感謝他只讓《再見語言》這部電影持續(xù)了1小時10分鐘,讓人不必過久承受度秒如年的痛苦。如果這就叫做藝術、叫做文藝,那么請恕我目光短淺,無法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