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之謎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是白居易《長恨歌》中的兩句,說的是唐軍收復長安后,唐明皇由蜀地重返長安,途徑馬嵬坡,面對著黃土傷感憑吊了一番。對于這兩句詩,有別的理解,有人說這“泥土”是楊貴妃的墳?zāi)?,而這墓中沒有尸骨,并由此推斷楊貴妃沒有死。當然,這還不是腦洞最大的猜測。
在日本的油谷町久津,有一處楊貴妃的墓地。日本有一種說法是,馬嵬坡的死者是替身,楊貴妃則逃往日本山口縣大津郡油谷町久津。當時,將軍陳玄禮憐愛貴妃美貌,不忍殺之,遂與高力士密謀,以侍女替代,而楊貴妃則由其親信護送南逃,大約在今上海附近揚帆出海,到了日本。1963年,有一位日本姑娘向電視觀眾展示了自己的一本家譜,說她就是楊貴妃的后人。無獨有偶,日本著名影星山口百惠,也自稱是楊貴妃的后裔。比逃亡日本腦洞更大的說法是楊貴妃遠走美洲,成為了第一個登陸美洲的中國人,這可比哥倫布早了七百多年。
楊玉環(huán)因貌美而得寵,因貌美而喪命,也因貌美生出了許多死而復生的傳說。無論是在《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鑒》這樣的正史里,還是《高力士傳》、《明皇雜錄》、《安祿山事跡》等雜史,楊貴妃都是死在了馬嵬坡,世人對楊貴妃的惋惜與同情大概是沒起作用。
但是怎么個死法兒也有很多說法,有人說是縊死在了佛堂的梨樹下,也有人說是被亂軍踩踏而死,還有人說是吞金而亡。這些死法都不人道,也凸顯不了人物逼格,《王朝的女人》也受不了這些亂七八糟的死法——死的不夠美、不夠虐。所以在影片里,楊貴妃自愿服毒,服了毒還是放不下年逾古稀的李三郎,趁著你會喜怒我會哀樂,用了幾分鐘在床上證明他們還活著。真是活久見。
歷史片的創(chuàng)作自然允許合理的想象、推測,擴大到文學、藝術(shù)的創(chuàng)作來講也是如此,膾炙人口的《長恨歌》、《清平調(diào)》也沒少給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添油加醋”。這個合理,在于依據(jù)人物性格設(shè)計人物動作,以動作背后的情感支持獲得真實,進而俘獲觀眾,不是胸有多大多白、姿勢有多新多難能夠解決的。當然,如果能塞滿兩個小時還是很不錯的,那就是另一種享受了。
[1905電影網(wǎng)]獨家原創(chuàng)稿件,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違者將追究其相關(guān)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