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wǎng)專稿 在明天即將登場的諸多大片之中,一部非科班出身的、女導演的處女作也許并不起眼。何況這部電影還有一個奇怪的名字——《黑處有什么》。
而就是這樣一部略帶青澀的處女作,摘得了今年FIRST青年電影展的最佳導演獎,獲姜文盛贊:“少有的那么沉著、那么壞、那么荒誕的作品”。仿佛讓他看到了《陽光燦爛的日子》的影子。
姜文為王一淳頒發(fā)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導演獎
以1991年,河南中原飛機廠家屬區(qū)發(fā)生的連環(huán)強奸殺人案為線索,影片串起的卻是14歲少女曲靖略帶荒誕的成長歷程。如海報中所寫——“蜜桃案中熟”,這不是“中國版”《殺人回憶》,而是一個被血腥殺人案包裹著的少女成長的故事。
沒有國產(chǎn)青春片慣用的撕逼、矯情和墮胎,影片的最大亮點是對于90年代初,國營廠小社會如手術刀般精準地還原和重現(xiàn)。導演王一淳曾說,她要“還原一個不加修飾、不加美圖秀秀的90年代”。用鋪陳在影片點滴的年代線索觸動關于那個最好也最壞的90年代的青春記憶。
【服飾篇】:
當白襯衫紅領巾遇上花襯衫牛仔褲
《黑處有什么》所展現(xiàn)的90年代初可以說是中國人時尚覺醒的時代?;ㄒr衫、牛仔服、超短裙、喇叭褲、大墊肩都曾是那個年代的時尚風向標。在當年的電影中更是俯拾皆是。
《有話好好說》里的短發(fā)瞿穎和一身牛仔服的姜文走在時尚的風口浪尖
《頑主》中張國立展示牛仔短褲的一百種穿法
情景喜劇《我愛我家》簡直是一本90年代時尚大百科
而在《黑處有什么》發(fā)生的閉塞河南小鎮(zhèn),這些所謂的“時尚”單品大多都是“壞孩子”的專屬標簽。
留級生張雪和小混混趙飛這對cp的每套服裝都在引領著小城時尚,無論是波點束腰連衣裙、花襯衫配牛仔褲,還是那雙鮮艷的紅色高跟涼鞋,都與普通學生的白襯衫、紅領巾配背帶裙形成了鮮明對比,也與小城保守而傳統(tǒng)的審美觀格格不入。
張雪穿成這樣,而其他祖國的花朵們穿成這樣...
當女主角曲靖向父母提出想要一條牛仔褲時,父母瞬間開啟了吐槽模式。
媽媽:“又緊又硬的、穿了不長個兒”,而爸爸則干脆說:“什么牛仔褲啊、驢仔褲啊,不就過去那個勞動布的褲子嗎,什么時候還成好東西了”。另一邊,張雪成熟的穿衣風格也因為凸顯胸部而被男同學指指點點。
影片里的重要場景之一——小鎮(zhèn)理發(fā)店也充滿了時代氣息,門口掛著彩色塑料條門簾,墻上貼滿了港臺明星的照片海報。
女主的燙發(fā)初體驗參照的就是當時紅極一時的“Do姐”鄭裕玲。雖然最后悲劇了。
當年流行的還有...
空氣劉海兒神馬的都是她們玩兒剩下的
賣家秀與買家秀(你沒有看錯,這就是周董)
電影對于化妝這一細節(jié)的描繪也非常耐人尋味。片頭曲靖在參加合唱團的各類表演時,常常被畫上紅嘴唇紅臉蛋的大濃妝,而只有當她偷用媽媽永芳美容霜的一刻,她才真正發(fā)現(xiàn)化妝之于少女成長的意義。
【文化篇】:
隨身聽里的Beyond與錄像廳里的“蜜桃”
年代金曲是懷舊青春片的必備套路。《黑處有什么》也用三大金曲串起了女主角曲婧的情竇初開。
先是小女孩一個人在廢棄的工廠屋頂上手舞足蹈地唱著小虎隊的《青蘋果樂園》和郭富城的《對你愛不完》。
接著曲婧在暗戀自己的男生的隨身聽里第一次聽到了Beyond的《海闊天空》,也第一次經(jīng)歷了好似愛情的感情萌動。之后,廢棄的屋頂就變成了兩個人的舞臺,一起用不標準的廣東話唱著:“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
導演在接受采訪時曾說,Beyond是她青春時代的最愛,因而在影片中有著特殊的地位。“Beyond讓我意識到原來歌是可以這樣唱的”。
除此之外,電影里響起的《千年等一回》、《新鴛鴦蝴蝶夢》、《大約在冬季》和《瀟灑走一回》等都是時代氣息濃郁的背景音。在齊豫《橄欖樹》的歌聲中,張雪也發(fā)表了“早晚我要離開這個破地兒流浪去”的自由宣言。
墻上的海報有多少也是你的青春記憶
有意思的是,這些代表著流行文化的港臺金曲與學校合唱團唱的《愛的奉獻》、媽媽哼的《繡紅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再現(xiàn)了那個年代主旋律與流行文化的交織與碰撞。
影片中的另一大文化符號,是充滿著禁忌與誘惑的錄像廳。門口掛滿了情色電影的海報,名字都相當惹火,隔著銀幕也能聞到里面彌漫著的霉爛與煙草的氣息。
穿著白襯衫、紅裙子的小女孩在錄像廳里觀看《蜜桃成熟時》痛哭的鏡頭極具超現(xiàn)實的荒誕意味。但恐怕那個年代不少人都曾經(jīng)在這樣的場所和影片中完成了所謂的青春性啟蒙。
如果你認為張雪只是個不學無術的差等生那就大錯特錯了。張雪曾一本正經(jīng)地教育曲靖多讀文學名著,陶冶情操、提升氣質(zhì),是向往自由與理想的文藝青年。她在操場上朗讀的詩歌是席慕蓉的《白鳥之死》。與曲婧排練的是《紅樓夢》選段,只不過自己必須演二奶奶,曲婧是平兒罷了。
【教育篇】
中國式教育與迷失的“性”
片中被害人的大腿上都被畫上了大紅叉,同學們調(diào)侃差生蔣四就像他評比榜上名字后面的大紅叉一樣。這些符號化的的大紅叉與大紅花展現(xiàn)的是那個年代老師和家長對于“壞學生”和“好學生”兩極化的認知,而評判的標準常常只有成績。
在媽媽看來,曲婧拿回來的學雷鋒標兵獎狀,遠沒有“三好學生”來得有價值。老師在得知差生張雪可能遇害后的態(tài)度是:“希望大家以張雪為戒,把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當中去”。
導演王一淳在采訪中曾說,“兇手可以是每個人:因為家庭和學校以成績定好壞的教育,對 ‘壞學生’的漠視與不尊重,造就了惡的土壤。來自家庭、學校每個角落的冷暴力和對個體尊嚴的漠視,都在助長著黑暗中的惡之花。”
"形式化"是影片中常常勾起我們會心一笑的點。那些響亮的口號、動情的演講,就像貫穿全片的“大頭娃娃”,每一個臉上都洋溢著夸張的幸福笑容,但笑容背后似乎總有幾分荒誕、虛偽與陰森的不真實感。
此外,曲靖所接受的典型中國式教育還體現(xiàn)在父母對于青春期性教育的漠視上。在父母眼中,性是“上不了臺面的東西”。曲靖因為玩弄媽媽的月經(jīng)帶被打了一巴掌,因為劈腿坐在自行車后座上而被爸爸怒斥,父母卻從不告訴她原因。
曲靖與高年級男生的情竇初開被父親視為走向墮落的“早戀”,更直接斥責 “這世界上男女之間,根本就沒有他媽的友誼”。
影片中,曲靖和那個年代的許多女孩一樣,關于性的知識來自書籍、錄像廳、同學,卻唯獨沒有父母和老師。
【環(huán)境篇】
失落的國營工廠記憶 中原飛機廠也可能是甘肅白銀廠
《黑處有什么》將故事架設在了河南中原飛機廠的家屬區(qū)內(nèi)。而諸如此類因國營工廠而衍生出的功能齊全卻又極度閉塞的工業(yè)小城在90年代初的中國還有千千萬萬。
導演王一淳坦言,中原飛機廠與甘肅白銀廠其實很相似,《黑處有什么》同樣可能是一個成長在“白銀廠家屬區(qū)”的少女眼中的世界。
片中,敬老院的老太太在閑聊中感嘆“我到死都不用出這門,這里什么都有。”正是這類國營工廠小社會的縮影。
配套幼兒園、小學、高中、供銷社、醫(yī)院、娛樂活動站、禮堂一應俱全,每一個人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教育、工作和娛樂都在這一狹小的地理空間中得到實現(xiàn)。
片中人物來自天南海北的口音交織也是國營廠區(qū)的一大特色,無論是語文老師的陜西話,還是公安局領導的唐山腔都讓人倍感親切。
不少反映90年代的電影也將背景設在了國營廠區(qū),如同樣是青春成長片的《少女哪吒》和直擊90年代國營工廠下崗潮的《紅西服》等等。
90年代,中國經(jīng)濟陷入低谷,國營廠遭遇下崗潮。一時間,社會案件頻發(fā),不少震驚全國的大案都發(fā)生在這一特殊歷史時期。片中“嚴厲打擊刑事犯罪”的標語牌也是“嚴打”時期的特殊標志。
王一淳坦言,片子借鑒了不少當時聲震全國的大案如聶樹斌案、呼格案等等,自己也成了半個犯罪專家。這些案子雖然不曾真實地出現(xiàn)在她的生活中,但當時新聞報道帶來的恐懼和危機感仍然記憶猶新。
導演王一淳曾說,每位導演的第一部片子似乎都想用來紀念自己的青春。姜文是如此,她也是如此。
1977年出生的王一淳剛好和片中的女主角同歲,相信這不僅僅是一個巧合。盡管導演在細節(jié)中極盡能事地去還原記憶中的90年代,但影片最大的亮點恰恰在于沒有局限在符號化的表達,而是用心講述了一個關于成長和啟蒙的故事。讓曾經(jīng)或正在成長的迷霧中摸索的少女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90”記憶。
黒處有什么,有不辨來處的花香,有蠢蠢欲動的情欲,有冷血殺手,有自私冷漠,也有笨拙又善良的人執(zhí)拗地為你點亮一盞小小的燈……
[1905電影網(wǎng)]獨家原創(chuàng)稿件,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zhuǎn)載,違者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