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wǎng)獨家 故事不夠,情懷來湊。這次的《歡樂好聲音》正是這樣一個喪心病狂的例子。
雖然官方的電影原聲帶里只有24首曲目,但實際上算上星星點點的引用,影片實際使用的歌曲超過五十首。
就算滿屏活蹦亂跳的小動物你GET不到萌點,也逃不開一首接一首熟悉的流行歌曲狂轟濫炸——更何況其中還有不少老歌,總是與不經(jīng)意之間,狠戳你的淚點或者嗨點。
下面,小電君就冒著暴露年齡的風險,跟大伙兒嘮嘮《歡樂好聲音》中幾首殺人不眨眼的流行金曲:
Hallelujah——Tori Kelly
即使你不是基督徒,你也肯定在哪兒聽過這首洗腦神曲。
托里·凱莉(Tori Kelly)
它的著名翻唱者不在少數(shù)——老牌創(chuàng)作歌手杰夫·巴克利(Jeff Buckley)、地下絲絨貝斯手約翰·凱爾(John Cale)、流行巨星邁克爾·波頓(Michael Bolton)、流行金屬大團邦·喬維(Bon Jovi)、法語歌手凱倫·安(Keren Ann)、新晉選秀無伴奏合唱團Pentatonix等;華語歌手也沒落下,鄭秀文、楊乃文、胡德夫、鄧紫棋……
萊昂納德·科恩(Leonard Cohen,1934.9.21-2016.11.7)
不過,盡管翻唱版本多得令人發(fā)指,去年去世的萊昂納德·科恩(Leonard Cohen)的原版依舊最讓人難忘。當老爺子陳年老木頭般的聲音一出口,眾生喧嘩立刻如過眼云煙,留下的只有深沉肅穆、余音繞梁。
不過這首歌又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宗教歌曲。老爺子在歌詞中引用圣經(jīng)中大衛(wèi)王與部下妻子偷情以及大力士參孫受女色蠱惑失去神力的故事,講的依然是關(guān)于人的情與欲、懺悔與寬恕這些普世話題。它就像老爺子本人的一生,性感又感性、流氓又紳士、嬉皮又雅皮。
不過說到托里·凱莉(Tori Kelly)的版本,不得不說,作為片中幾位配音演員中唯一的專業(yè)歌手,表現(xiàn)還算專業(yè),但是比起原唱,小電君我還是只能想到一個成語——拋磚引玉。
My Way——Seth MacFarlane
這首歌你肯定在無數(shù)的場合聽到過。自1969年大名鼎鼎的流行歌手弗蘭克·辛納屈(Frank Sinatra)首次出版此曲以來,從貓王性手槍,從鄧麗君到葉倩文,它已經(jīng)不知道被幾百個人翻唱過。1996年,在巖井俊二著名的電影作品《燕尾蝶》中,這首歌(由影片女主角Chara翻唱)也曾作為影片插曲出現(xiàn)多次,甚至可說是該片的靈魂所在。
弗蘭克·辛納屈(Frank Sinatra,1915.12.12—1998.5.14)
因為曲調(diào)憂傷又大氣,歌詞一上來就是“And now,the end is near/And so I face the final curtain” (如今,結(jié)局將至;如此,我將面臨人生的最后落幕),所以這首歌常被用作晚會告別歌曲;在英國葬禮演奏曲排行榜中,它也曾連續(xù)7年位居榜首。
雖然這首歌聽起來走心又上口,但它其實非常難唱好。至于塞斯·麥克法蘭這個翻唱版本,在《歡樂好聲音》走向尾聲的階段承擔了巨大的煽情作用,但如果單獨拿來聽的話,也只能說是將將及格。
Bamboleo——Gipsy Kings
如果有盆友問你什么叫“異域風情”?給他放這首歌就是了。
吉普賽國王(Gipsy Kings)
這可能是世界上被傳唱得最廣的弗拉門戈作品。不過令人詫異的是,它的表演者吉普賽國王(Gipsy Kings)居然是在法國成立的樂隊。由于早年到處流浪演出的生活方式接近四海為家的傳統(tǒng)吉普賽人,樂隊由原來的Los Reyes更名為Gipsy Kings。
雖然這支樂隊在七十年代就成立了,但是直到1986年被制作人Claude Martinez發(fā)現(xiàn)并悉心指導之后,才算真正發(fā)跡,樂隊開始嘗試將弗拉門戈流行化,并融合中東、拉美、印度、北非等各種世界音樂元素。這首1987年的單曲《Bamboleo》正是樂隊的開局之作。樂隊甚至征服了一貫保守地拒絕世界音樂的英國,并迅速登陸美國市場。
在中國,吉普賽國王也有自己的忠實的粉絲,比如著名的鋼琴才子李泉。
Under Pressure——Queen/David Bowie
在大衛(wèi)·鮑依(David Bowie)去世一年多的檔口,再次聽見他的聲音,真是讓人淚奔。何況皇后樂隊(Queen)的主唱弗萊迪·莫庫里(Freddie Mercury)也已經(jīng)去世25載有余。
大衛(wèi)·鮑依(David Bowie,右)與弗萊迪·莫庫里(Freddie Mercury,左)
這首《Under Pressure》是大衛(wèi)叔和皇后樂隊這兩塊搖滾金字招牌于1981年合作的作品。從溫暖簡單過度到豐滿大氣,延續(xù)了他們一貫的前衛(wèi)搖滾風格。不過比起相對拘謹?shù)匿浺羰野?,它的一個現(xiàn)場版本也非常經(jīng)典:
在1992年皇后樂隊紀念弗萊迪的演唱會上,鮑伊牽手著名蘇格蘭女歌手安妮·藍妮克絲(Annie Lennox)重新演繹了此曲。藍妮克絲仿照鮑伊經(jīng)典的華麗搖滾造型登臺,并以更具女性特質(zhì)的嗓音完成了弗萊迪的聲部,成為搖滾史上令人難忘的一幕。
大衛(wèi)·鮑依(David Bowie)與安妮·藍妮克絲(Annie Lennox)
此外,在2011年喬治·米勒執(zhí)導的動畫電影《快樂的大腳2》中,Pink的翻唱版也作為電影插曲出現(xiàn)。
The Wind——Cat Stevens
凱特·斯蒂文斯(Cat Stevens)的名字大家可能沒那么熟悉,但是在八零后的初中英語教材里,曾收錄過一首著名的老民謠《父與子》(Father and Son,后來被英國電影《海盜電臺》、英劇《廢柴舅舅》收作插曲),作者和演唱者正是這位長得像格瓦拉一樣的怪大叔。
凱特·斯蒂文斯(Cat Stevens)如今已是69歲高齡的老爺爺了
斯蒂文斯另一首紅遍大街小巷的大熱金曲則是《Wild World》,正是這首歌讓斯蒂文斯真正成為上世紀七十年代英國民謠搖滾的代表人物。相對于上述兩首歌,這首低吟淺唱的《The Wind》知名度略遜一籌,但依然可算是斯蒂文斯最優(yōu)秀的作品之一。
Shake It Off——Nick Kroll / Reese Witherspoon
這首歌可算是“霉霉”(Taylor Swift)家喻戶曉的經(jīng)典單曲,收錄在2014年的第五張唱片《1989》中。由于緋聞太多,在媒體眼中,Taylor Swift是典型的“紅顏禍水”,這也導致她的私生活招致不少非議。
不過好像我霉根本也沒把這些放在心上,這首啦啦隊教學神曲一樣自嗨又自黑的《Shake It Off》就是對黑粉們的一次有力的回擊。
《歡樂好聲音》中的這個版本為了強調(diào)舞臺效果,特地加入了Dubstep的橋段,賣萌抖騷之余也算是玩兒出了點新意。
Faith—— Stevie Wonder/Ariana Grande
史蒂夫·旺達(Stevie Wonder)的大名實在毋庸贅述,這位拿了20多座格萊美的老牌盲人音樂家早已是美國國寶級的音樂大師。
而在這首《Faith》中一起合作的美國女歌手“A妹”愛莉安娜·格蘭德(Ariana Grande)不僅在本屆格萊美拿了“最佳流行獨唱表演”和“最佳流行演唱專輯”兩個提名,在中國人氣也頗旺??梢哉f選擇這倆人為本片制作主題曲,非常雞賊。
這首歌的MV也很討巧,一面是老旺達happy地敲著老鋼琴,一面是A妹風騷地秀著大長腿,而《歡樂好聲音》中的主人公們也紛紛從線稿慢慢變成三維造型,在一片輕松愉快、皆大歡喜之中,我們還是暫且忘了已經(jīng)暴露了年齡這個事實吧!
[1905電影網(wǎng)]獨家原創(chuàng)稿件,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違者將追究其相關(guān)法律責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