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專稿 兄妹還是兄妹。但“哥”不是那位“哥”,“妹”也不是那個“妹”了。
近日,電影《快把我哥帶走》續(xù)集《快把我2哥帶走》于廈門正式重新開機。本次復工儀式上,片方首次公布主創(chuàng)陣容名單。胡先煦、鄧恩熙、鄭偉正式接棒張子楓、彭昱暢,角色名字變成“聽風”“聽雨”,講述的也將是全新的故事。
意料之中地,該陣容一出即引發(fā)熱議。“兄妹組合不太搭”“換人了,有點失望”等質疑向的評價屢屢出現,今日節(jié)目嘉賓——中央戲劇學院副教授倪駿表示這一現象可以理解,因為“第一部太成功了,張子楓和彭昱暢特別接地氣,是很有電影質感的一對兄妹”。實際上,從戲里到戲外綜藝,大家都完全認同這對“兄妹CP”。
而到續(xù)集拍攝,片方“把他們兩個給拆了”,網友自然就容易產生質疑——“你們是想干什么?”
當然,關于“快哥”續(xù)集的一切討論基本離不開三個字——“兄妹感”,那么,“兄妹感”這東西到底真實存在嗎?胡先煦與鄧恩熙的“兄妹感”是真的先天不足還是僅僅吃虧在“先入為主”?
今天,我們得好好嘮嘮“兄妹”這事兒。
“兄妹感”到底丟在哪兒了?
演員陣容質疑歸質疑,但值得注意的是,很少有觀眾對三位主演本身表示否定。實際上,胡先煦、鄧恩熙、鄭偉從顏值到實力,可以說是“新生代”中非常出色的青年演員,尤其前兩位,已有一些“國民級別”的影視作品傍身,風評亦可。
倪駿也表示,“和《快把我哥帶走》第一部相比,這一組更有偶像氣質,是加了濾鏡的感覺”。
![]() |
電影《無名之輩》 |
![]() |
電影《媽閣是座城》 |
而這種“偶像氣質”,從某種角度而言,就是他們缺乏接地氣的“兄妹感”的一大原因所在。畢竟,張子楓和彭昱暢的兄妹組合最打動觀眾的,也就是那些宛如現實生活中親兄妹的“代入感”。
彭昱暢雖然愛“招惹”妹妹,但仍“哥哥范兒”十足,張子楓則扎著“小揪揪”,憨態(tài)可愛,就是大家心目中的小妹妹。相較于她,長相清秀文藝的鄧恩熙雖年齡小卻略顯成熟,“不是妹妹的那種感覺”。
其次,則是他們給觀眾留下的既有銀幕印象。
巧的是,兩位演員都與張子楓有過合作...不巧的是,“哥哥”胡先煦在電視劇《小別離》中出演的是張子楓的同學,而“妹妹”鄧恩熙則在電影《你好,之華》中扮演她的姐姐。而這,大約也是基于外型特色的安排。“胡先煦是我們看著長大的童星,大家一直覺得他是弟弟,鄭偉我雖然不太熟悉,但看起來還是弟弟感多一點”,倪駿補充道。
![]() |
電視劇《小別離》 |
![]() |
電影《你好,之華》 |
對此,倪駿卻表示“大可不必擔心”。“他們是很有演技的小戲骨,反而可能會利用這樣的反差,就做一個‘弟弟范兒’的哥哥和‘姐姐范兒’的妹妹”,畢竟,相比演員本身的形象氣質,劇情和表演更為重要。讓一個頗具文藝氣息的妹妹面對兩個調皮搗蛋的哥哥,這本身就很有看頭。“讓他們在一起有反應不行嗎?”
“2哥”究竟有什么新看頭?
這一次的電影名字取得非常特別,很多觀眾第一眼都把它認成《快把我哥帶走2》的花式排版,但實際上,這“2”字承載著更多的涵義。
說是“一字三關”,一點也不夸張。“第一關”即指出這部電影是“快哥”系列第二部,“第二關”可能是代表了哥哥調皮搗蛋的“二”屬性,最后則是劇情向的引入——新角色“2哥”的重磅推出。
“我看了影片的人物小傳和簡介,大致是父母離婚后的重組家庭三兄妹,小鄭同學好像就是以新哥哥身份出現的”,倪駿介紹道,她對此設定非常期待,“我覺得這個就有意思了”。
她指出,第一部電影雖然看起來是很輕松的青春片,但其實點了一下離異家庭孩子的這個痛點,可以說,正是這一點睛之筆,促成了《快把我哥帶走》黑馬般的票房成績。
而第二部中幾個不同家庭的孩子突然成為兄妹,“我們又不是一家,硬要拼成一家,它天然就帶有某種強情節(jié)和強沖突”。
再加上“2哥聽起來就很不靠譜”,他們倆是否會結成聯盟與2哥對抗?三個孩子之間又將發(fā)生什么?“其實想象空間蠻大的”,倪駿說。
實際上,這一已有成功經驗的項目除演員外,主創(chuàng)團隊都是原班人馬,包括導演鄭芬芬。“第一部拍那么好,而第二部在劇情上本來就是有期待的”,倪駿認為這部電影實際很有潛力,它“完全是順著第一部的社會話題繼續(xù)往下,這完全就是我心目中特別接地氣的人物和故事”。
“從題材到主創(chuàng)人員,它都是有‘爆款相’的。”于是,雖“哥不是哥,妹不是妹”,但這對“兄妹”似乎還真不容小覷。期待“2哥”歸來。
[1905電影網]獨家原創(chuàng)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