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wǎng)專稿 “我們不止三生三世,可能有幾十世了吧!” 在電影《侍神令》的拍攝間隙,周迅感嘆起與另一位主演陳坤再度對戲的感受。
從2000年的《像霧像雨又像風(fēng)》到即將于今年大年初一上映的《侍神令》,周迅和陳坤相識 20年,合作了十余部影視作品,從古裝穿越到現(xiàn)代,從愛人、怨侶演到宿敵,仿佛經(jīng)歷了幾十種人生。
現(xiàn)實中,他們的神仙友誼更令無數(shù)人羨艷,一起開公司,永遠住樓上樓下,彼此父母也熟識,沒有血緣卻比親人更親。
《侍神令》里,陳坤飾演的晴明與周迅飾演的百旎締結(jié)下誓言:“苦樂相隨,生死與共,永不背叛”。 戲外,也許沒有壯烈的生離死別,兩人的默契卻早已深入骨髓,就像陳坤那句淡淡的話:“她甩不掉我,我也離不開她。”
01
很多人認識周迅和陳坤,是通過世紀之交那部凄美的愛情戀曲《像霧像雨又像風(fēng)》。也幸而有這部戲,開啟了這對摯友20年的不解緣分。
那時的周迅,26歲,17歲開始拍戲,憑借《大明宮詞》已經(jīng)在圈內(nèi)圈外小有名氣; 而那時的陳坤,24歲,一只腳剛剛踏出校園,懵懂、青澀,幾乎是白紙一張。
陳坤說,那時看周迅滿眼的崇拜,是半個老師,也是文藝“女神”。 與女神對戲,陳坤很緊張,“有抱她的戲,我就一直抖,無法控制地發(fā)抖。”
《像霧像雨又像風(fēng)》看上去美極,拍攝的過程卻苦極。
拍片的三個月,沒有人睡過一個好覺,最長一次連續(xù)拍了40個小時,再加上導(dǎo)演對演員身材要求極高,吃不好飯,還要忍受上海夏季的高溫和蚊蟲。 但正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這群同甘共苦的同齡人也結(jié)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
周迅不僅在片場向陳坤傳授演戲經(jīng)驗,還介紹他進入李少紅的公司。從這一角度,周迅既是“老師”,更是“貴人”。
之后的四年里,周迅和陳坤連續(xù)合作了五部作品,大多是小眾的文藝片。 《巴爾扎克與小裁縫》里,陳坤飾演的羅明用巴爾扎克的文字推開了周迅飾演的山村姑娘“小裁縫”的心扉。
一身紅衣的周迅在耳邊一遍遍默念著“我愛你”的畫面,多么動人又熾烈。
《鴛鴦蝴蝶》里,周迅繼續(xù)是清純敏感的少女,陳坤也依然是自由放浪的浪子,兩人在西湖邊又談了一場如霧似幻的戀愛。
到了《戀愛中的寶貝》,兩人雖然不是情侶,陳坤甚至戲份寥寥,但同框的瞬間總有滿滿的CP感溢出銀幕。
一個是跌落凡間的百變精靈,一個是氣質(zhì)翩翩的憂郁公子,都是被鏡頭眷戀著的面孔,難怪總是銀幕上的天生一對。
02
聊到周迅和陳坤,繞不開兩部《畫皮》電影,也繞不開另一位主演趙薇。
作為大學(xué)同學(xué),陳坤與趙薇相識更早。趙薇性格直爽,有話不吐不快。
陳坤形容,跟周迅永遠也吵不起來,而跟趙薇, “吵架”成了兩人特殊的相處方式,從大學(xué)的排練廳,一路吵到了《畫皮》的片場。
在兩部《畫皮》里,三人間都是微妙的“三角”關(guān)系。陳坤是英俊勇猛的將軍,趙薇和周迅,一個是堅韌又深情的“原配”,一個是妖媚卻渴望真愛的“狐貍精”。
陳坤回憶,趙薇拿到劇本第一件事就是梳理人物邏輯,分析自己該如何表演,而周迅總是第一時間把自己代入人物,感嘆:“這個男人怎么可以這么對她。” 這就是趙薇與周迅的不同,一個十足的理性,一個徹底的感性。
為了詮釋狐妖小唯,周迅設(shè)計了特殊的站姿,歪著腳站立,小碎步移動,一下就有了不同于凡人的“妖氣”。 小唯看向王生的眼神,靈感則來自周迅家養(yǎng)的狗狗,純潔無害,又帶著惹人憐愛的“獸性”。
影視作品里的“狐貍精”不勝枚舉,但偏偏只有“小唯”令人過目不忘。
王生之于陳坤也是不小的突破,他之前的角色以憂郁公子居多,多敏感而少陽剛,多帥氣而少英氣。既有豪情又有擔當?shù)耐跎撬阢y幕上從“男孩”向“男人”的一次蛻變。
陳坤自己也坦言:“早幾年,這樣的角色我真演不出來,有些東西,必須經(jīng)歷歲月的積淀,才能懂。”
《畫皮》系列在票房上大獲成功,卻曾讓陳坤一度陷入迷茫。他說看到了自己與同輩演員之間的差距,“我有一點掉隊了”。
在《畫皮2》的發(fā)布會上,陳坤更曾自比蟬蟲,“趙薇和周迅的表演就像天上的大鵬鳥,展翅九萬里。我就像蟬蟲在下面叫。”
于是,在第一部之后,陳坤給自己放了個長假,足足休息了八個月,找回表演的狀態(tài)和初心,也等來了突破之作——“老爺”徐克執(zhí)導(dǎo),與周迅再度合作的《龍門飛甲》。
戲里,周迅是敢愛敢恨的瀟灑女俠“凌雁秋”;陳坤則挑戰(zhàn)一人分飾兩角,時而是邪魅狂狷的西廠督主雨化田,時而又是詼諧風(fēng)趣的俠客“風(fēng)里刀”。
為了“廠花”雨化田,陳坤不僅每天涂著半盒粉底,畫著飛揚的眼線,還主動向美術(shù)指導(dǎo)奚仲文建議,加入了翹起的小指甲、盤在手心的佛珠等細節(jié),把形象二字全然拋諸腦后。
在表演上,他還給“雨化田”設(shè)計了一個從眼睛兩邊瞥人的習(xí)慣,“一部戲下來,我的眼睛都快得散光了”。
雨化田對陳坤的意義,遠不止顛覆形象那么簡單,“以前我總是演主角,現(xiàn)在知道了,學(xué)會珍惜每一秒鐘,盡可能地讓自己的角色發(fā)光,才是作為演員最重要的。”
03
從兩部《畫皮》到《龍門飛甲》,周迅與陳坤一路見證著彼此在商業(yè)上的成功和表演上的進階。
如今,《侍神令》是兩人九年后在大銀幕上的再度合體。同樣是人妖情緣,只不過 “小唯”成了人,而“王生”化作了妖。
陳坤解讀,晴明是個足夠“漂亮”的角色,驕傲又脆弱,“很有自我掙扎并且足夠戲劇化,我既不被妖界認可,也不被人類所接受。在整個電影里面,他一直在尋找自己的存在。”
周迅飾演的百旎與晴明一同長大,還締結(jié)下侍神的誓約,是晴明心中“白月光”般的存在,也正是因為百旎,晴明才得以在最后完成決定性的選擇。
談起與陳坤再度合作的感受,周迅用“陌生又熟悉”來形容,“因為他每次演的角色都不一樣,故事也不一樣,所以你雖然對他很熟悉,聽到的是他的聲音,看到的是他的臉,但是他有些時候的眼神,他有些時候說的話,又是很陌生的。”
陳坤則說,自己非常喜歡“侍神令”的概念,雖然現(xiàn)實中輕易談不上“永不背叛”,但這何嘗不是一句美妙的誓約。
“我很希望我自己能成為別人的侍神,我不知道我做不做的到,但是每當想到有人說一輩子不背叛你的時候,我會覺得這是多么一個美妙的話,是要花一輩子去實現(xiàn)的諾言。 ”
04
10月18日,是周迅的生日。 自2009年11月開博至今,陳坤總會在這一天準時送上生日祝福,連續(xù)11年從未缺席。
每當周迅有新活動、新作品上線,陳坤也總是第一時間賣力宣傳,盡職地像周迅后援會分會的會長。 粉絲在下面打趣道:“天天幫別人打廣告!”,陳坤馬上回復(fù):“別人?小迅是別人嗎?”
的確,20年的交情,周迅與陳坤之間的關(guān)系早已分不出彼此。
論年齡,周迅是姐姐;論相處,陳坤更像是哥哥。
周迅結(jié)婚時,陳坤是證婚人,唱著《心經(jīng)》將小迅交到新郎手中;情感受挫時,陳坤也不干涉,只是靜靜地陪伴,“你摔到坑里了,要自己面對,你需要的時候我在,就像家人一樣。”
陳坤曾說周迅身上最寶貴的是真實,“一池清潭水,兩眼跨忘川”,把天賦全部用在了表演上,生活中很需要別人的照顧,而自己愿意成為那個守護這份“真實”的人。
當然,這種守護也是相互的。在陳坤崩潰焦慮的時候,周迅也總是無條件第一時間出現(xiàn)在他身邊。 陳坤在《突然就走到了西藏》里寫:“小迅是我認識的女孩子里最善解人意的,在你需要她的時候,她不問為什么,也不會說教你,就像撫摸小狗一樣撫摸你。”
![]() |
陳坤、周迅在“行走的力量” |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這何嘗不是周迅與陳坤的關(guān)系。
如果說,在通往西藏的行走中,陳坤找到了心靈的寧靜,那周迅便是他心里的另一個“西藏”,不言不語,卻總能覓得平靜與療愈。
還記得前年的一檔談話節(jié)目,周迅與陳坤相對而坐,四目交會。
面對主持人的提問:“對方對你而言到底是什么?”
周迅答曰:家人一般的親情。
而陳坤只兩個字:存在。
[1905電影網(wǎng)]獨家原創(chuàng)稿件,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違者將追究其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