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wǎng)專稿 “聽說《熱帶往事》確實收到了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藝術總監(jiān)福茂先生的邀請,但后期要考慮國內(nèi)上映等元素…… ”采訪尾聲,我們和《熱帶往事》導演溫仕培閑聊起影片在國際影展的動向。因為在此之前,不止一家歐美媒體在預測的2021年戛納片單中,提及《熱帶往事》,而它是唯一一部華語長片電影。但隨著發(fā)布會的召開,《熱帶往事》并沒有出現(xiàn)在官方片單中。誠然,國際A類電影節(jié)多要求國際首映在影節(jié)中進行。 對于影迷而言,些許有些失落;對于媒體而言,多了一份遺憾。
故事之所以變得有趣,是因為它的曲折反轉,《熱帶往事》亦是如此。在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的第二批片單公布時,《熱帶往事》成為了入圍官方單元的特別展映單元。同單元的,還有周冬雨和章宇參演的短片集《永恒風暴之年》?;蛟S這個成績,不管是《熱帶往事》,還是導演溫仕培本人,已是最好的結果。
畢竟,在整個“壞猴子72變計劃”里,《熱帶往事》是最高調(diào)的。從電影立項初期,項目就入圍了柏林國際電影節(jié)天才訓練營及柏林合拍片市場聯(lián)合主辦的天才項目市場單元,并最終獲得VFF創(chuàng)投大獎;時隔3年,Wild Bunch(法國知名發(fā)行公司)在年初的手冊中,再次力推該片。
對于熟悉國際A類電影節(jié)的媒體和影迷來說,這次現(xiàn)象都釋放了一個信息,《熱帶往事》未來的首映,大概率會是在某個國際A類電影節(jié)中。很顯然,電影獨特的視覺美學正是近年歐洲電影市場對東亞電影獨特風格的偏愛。《熱帶往事》里的南方城市的潮濕、曖昧、朦朧,是迷人的,但面對市場,一定會是兩極的。
上映之后,不少影評人高分支持,但多數(shù)普通觀眾僅執(zhí)著于其中略顯單薄,且故弄玄虛的故事。“越獨特的東西,它的分化就必然越大,我選擇以這么一種方式講這個故事,必然會面對的這么一種效果。”溫仕培對于如今的反饋,早已做出預判。
而監(jiān)制寧浩決定做“壞猴子72變計劃”時,就已經(jīng)開始冒險了,“你就集中精力把確實好玩的、有意思的、過癮的弄出來。我有這些精力和資源,干嘛不做點對行業(yè)有意義的?”
1.亮眼的開局
故事靈感來自一則新聞,但具體是什么溫仕培已經(jīng)忘記了。他只記得肇事司機逃逸后不停去窺探死者的家屬,他萌生了好奇心,“我很想知道新聞事件里那個人的心理活動。”抓住了這份好奇之后,溫仕培慢慢往上爬,然后故事孕育而生,那會兒影片還叫《犯罪概率》。
“壞猴子72變計劃”官宣初期,溫仕培并沒有身在其中,直到第二年,他帶著《犯罪概率》來到了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創(chuàng)投單元,最終榮獲“壞猴子 72 變電影計劃特別關注項目”。他也和路陽、文牧野一樣,成為了一名“小猴子”。
![]() |
導演溫仕培(攝影/楊楠) |
拿到上影節(jié)創(chuàng)投之后,溫仕培又帶著作品,以及拍攝的試驗片去了柏林。溫仕培身上那股吸引到寧浩的才華,再次獲得了海外電影人的認可。與此同時,電影正式改名《熱帶往事》。英文名后續(xù)則引用了電影中出現(xiàn)的一首“貓王”演唱的歌曲《Are You Lonesome Tonight》,而這首歌曾被楊德昌導演放進電影《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坦白說,楊德昌導演是我最喜歡和尊重的前輩,用這首歌也是對他的一種致敬。我第一次聽到這首歌就是在《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中。”
市場似乎也不會留給《熱帶往事》太多時間。監(jiān)制寧浩透露,溫仕培在寫劇本的時候,就覺得張艾嘉符合這個角色,于是借著各種方式把本子遞了過去。雖然張艾嘉常年扶持新人導演,但在劇組,她始終處于演員的位置,不會給溫仕培提過多意見,甚至都不看回放。
彭于晏對于很多人而言都是一個小意外,寧浩和他的一次飯局之后,突然覺得王學明或許可以交給彭于晏來試試,于是,向他介紹了整個項目計劃,并發(fā)起了邀約。很快,這位大明星就應下了這個本子,甚至為此減重32斤,更是專門跟著修空調(diào)的師傅學習手藝,觀察他們的行業(yè)習慣。
2018年7月末,《熱帶往事》正式開機,而彼時的《我不是藥神》票房突破30億。比很多同門有更好的起點,但別人已經(jīng)拿到足夠多的掌聲和鮮花時,溫仕培會著急嗎? 這是我們的一個假設,但溫仕培并沒有被冒犯,告訴我們,“我想要的永遠是自己能不能做得更好一點,而且有些內(nèi)容需要時間去沉淀。”他為此愿意花時間去打磨,甚至珍惜這種慢下來去研究故事的時間,沉浸其中之后,一切也就沒那么著急了。
或許已經(jīng)等待了3年有余,臨近上映,溫仕培也更加不急,采訪間又恰是在壞猴子辦公室,熟悉的環(huán)境里,他永遠慢條斯理地回答著我們的問題。但每個回答,都非常精準、到位。“一部電影的誕生其實經(jīng)歷過幾次死亡和幾次復活。”他用侯孝賢的這句話給出了回應。
2.考究的過程
《熱帶往事》非常講究,不僅僅是主創(chuàng)陣容,更是其背后的制作。監(jiān)制寧浩說,“溫仕培是有審美特征的導演,他跟好演員放在一起,能夠發(fā)揮一種很特別的氣質。”
最初預告片曝光之際,不少媒體把《熱帶往事》的氣質和《南方車站的聚會》相比較。但看完電影之后,大家發(fā)現(xiàn)在溫仕培的鏡頭下,那種曖昧朦朧,更如電影片名一樣,是那種熱帶地區(qū)的潮濕和迷離。
溫仕培想要那種效果,但又不希望最后單純通過某種濾鏡或者其他后期去實現(xiàn)。于是,劇組用的攝影器材配的也是古董鏡頭。而這套70年代的鏡頭,全中國也僅有這一套。甚至為此,整個劇組買了400多套不同顏色、厚度、材質的絲襪,然后把它罩在鏡頭上。于是,在溫仕培的鏡頭下,廣州的白天和黑夜變得格外不同,前者是東南亞的柔和,情緒里是汗水之間的曖昧和躁動;而晚上,整個空間被紅色籠罩,犯罪世界的格局也被慢慢凸顯出來。
不管是白晝,還是過去和現(xiàn)在,所有時空都是自己的一面。“對過去的回憶是碎片的,有時候是模糊的,甚至你的回憶是不可靠的。”溫仕培想要的效果亦是如此。不僅是視聽系統(tǒng),就連整個敘事方式都被碎片化,“它的時空是綜合的,不是線性的。”而這種碎片化的敘事方式,是溫仕培從劇本時期就定下來的。
如果用完整的線性故事來講的話,《熱帶往事》的故事其實發(fā)生在彭于晏即將出獄的最后一天,而所有一切都是關于他的“往事”,正如彭于晏第一次出鏡時的畫外音,“別人都問我是怎么進來都,我都說忘了,時間久了,真正的原因也就忘記了。”即便如此,電影里還是有大量的閃回、跳切、插敘、平行剪輯。 故事雖然帶著懸疑氣質,但溫仕培并不想讓觀眾去探索案件,于是用這個方式讓觀眾進入到影片中,“故事到結果可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讓觀眾體驗故事的過程。”
事實上,電影在后期剪輯時,還嘗試了其他不同的方式,有的甚至會更加大膽,有的則比現(xiàn)在更加復雜,“但現(xiàn)在的敘述方式,是它能呈現(xiàn)出來的最佳方式。”如今的“嫌疑人視角”成為了它較為特別的一面。
在寧浩看來,“視角是很特別的視角,這里面王學明(彭于晏 飾)有不停地想接近梁媽(張艾嘉 飾)的行為。我小時候也有這種感受,比如干了什么壞事,惡作劇什么的,還想回去看看人家好不好。所以這個故事人性的角度很打動我。”
3.意猶未盡的結尾
電影的結尾,一個形似梁媽的背影出現(xiàn)在王學明面前,但卻不是梁媽。也有很多人會問,兩人之間是什么關系呢? 似乎是帶著懺悔,似乎又有些曖昧,說不透的情緒,變得更加濕黏。溫仕培沒有想直接把這個關系的答案告訴觀眾,讓大家自己去感受。就連張艾嘉自己也說,“這部影片是一種情緒,一種感情,但這種感情你沒有辦法去說清楚。我反而覺得小溫導演的戲,不要去解釋那么多,去感受就好了。”
因為看完電影之后,觀眾會發(fā)現(xiàn)最后還是有些許未解之謎。把故事交給觀眾,好像成為了溫仕培從始至終做這部電影的目的。他在決定做這個項目的時候,就對外明確要做一部讓觀眾有余味的電影。 電影終于見天地,但這個目的達成了嗎?“還是要看觀眾反饋,我自己可能過一段時間之后,再回過頭來審視它。”
[1905電影網(wǎng)]獨家原創(chuàng)稿件,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