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專稿 時隔電影《失孤》上映已有2309天,在最近兩三天的時間里,它又被人們重新提起。而引起這一切的正是一個令人感慨萬分的好消息——《失孤》原型郭剛堂兒子DNA比對成功!
說起剛剛看到這則新聞時的觸動,本期主持人瑤淼感慨:“心里面有兩個感嘆號,第一個感嘆號是竟然找到了,第二個感嘆號是終于找到了。”
![]() |
《失孤》團圓版海報 |
“終于”二字,道出了我們心里隱隱的期盼,郭剛堂一定能找到自己的兒子,因為他的堅持。24年的時間,走遍中國全國31個省區(qū)市,跑壞10輛摩托車,郭剛堂的堅持終于有了最好的答卷。
在2010年,也正是因為郭剛堂的堅持,導演彭三源看到他尋子的新聞,也關注到了被拐賣的群體,拍出了電影《失孤》。
本期《今日影評》嘉賓評論員王健提到:“正是因為這部電影它所反映的社會現(xiàn)實,讓我們全社會更加高度關注這樣一個現(xiàn)象,我們才有相應的法律文本的改變,對拐賣兒童、拐賣婦女的相應罪刑的升級,也包括公安機關推出“團圓”行動,采取更強有力的措施去挽救這些破碎的家庭。”
《失孤》反映出的社會現(xiàn)實和主演“華仔”劉德華的影響力讓社會上更多人關注到了這一社會問題,而談及電影的拍攝初衷,電影導演彭三源也十分感慨。
“當時拍電影的初衷是希望整個社會對這樣的群體有特別的關注,他們知道這樣的事情就發(fā)生在我們的身邊,而且要知道人販子這個罪惡的鏈條是一直存在的。”
“當時拍這個電影,一方面是希望能夠幫助那些被拐賣的兒童回家,幫助這些尋找孩子的父母能夠盡快的和自己的親人團圓。”
“還有就是希望能夠提醒大眾,要保護好自己的孩子,避免因為疏忽,甚至因為犯罪分子的成團伙打劫(而與孩子分離),所以要保護孩子怎樣保護都不過分,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我就覺得我們的電影沒有白拍。”
導演的兩個愿望現(xiàn)在都已實現(xiàn),電影不但沒有白拍,還更新出了自己最好的結局。有許多觀眾特別關心在今天這樣的情境下,《失孤》有沒有可能會在影院去重映,很多網友也特別希望彭導能夠拍攝團圓之后的故事。
對于觀眾和網友們的熱切邀請,彭三源導演也在此做出了回復:“其實我看到了很多網友的呼吁,我們是有可能拍《失孤2》,但是應該不會去打擾郭振和郭剛堂。我反倒覺得這對父子從現(xiàn)在開始應該不再進入公眾視野,讓他們靜靜的用時間來修復他們24年割斷的親情。”
“因為親情的重續(xù)再產生感情,這是需要時間的,只有時間可以治愈一切,也許他們需要兩年、也許需要三年、需要五年、十年的時間。所以我覺得到現(xiàn)在為止,就是我們不會再用一個影片去打擾他們平靜的生活,但是我會關注。”繼續(xù)關注,不止是關注郭剛堂與郭振父子之間親情的磨合,也是關注其他還在與親人分離的團體。
本期嘉賓王健也提到了另一部反映社會現(xiàn)實的電影《我不是藥神》。“就像彭導剛才講到的,她因為關注到現(xiàn)實拍攝了這樣一部影片,不會因為完成了這部影片而放棄了對現(xiàn)實的繼續(xù)關注。我們很多的電影其實都在影響著現(xiàn)實,比如說《我不是藥神》直接推動了我們相應的抗癌藥物進入了我們的醫(yī)保目錄,比如我們《藥品管理法》的修訂等等。”
王健提到:“藝術作品首先就要折射的是現(xiàn)實生活。同時,如果你能在藝術創(chuàng)作的過程當中,通過自己的力量去改變現(xiàn)實,讓社會向著更好的方向去發(fā)展,這本身就是這個我們電影從業(yè)者肩上非常重要的這個責任。”
的確,身為電影人可以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將我們所看到的社會現(xiàn)實折射給大眾,這已經是非常珍貴的事情。
“我們這個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走到今天,其實整個社會群體已經變得越來越細化了。每一個小眾群體是不是得到了社會的關注,得到了社會的關愛,他的問題、訴求得到了解決,從這一點而言呢,也鞭策著和鼓勵著我們更多的藝術創(chuàng)作者能夠關注到我們社會的每一個角落,關注到每一個人的內心的這種訴求。”
《失孤》無疑是一部非常成功的電影,它讓我們開始關注走失與被拐賣兒童這一群體。同時我們也希望并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電影折射現(xiàn)實并影響現(xiàn)實,讓社會更美好。
[1905電影網]獨家原創(chuàng)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