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專稿 正所謂“賊喊捉賊”,《測謊人》往往也是“說謊人”,特別是對于影片質量——電影《測謊人》上映3天,豆瓣2.7分,再創(chuàng)主演馬麗的職業(yè)生涯評分新低。
而這,距離上一次馬麗被爛片支配的恐懼,僅僅過去了三個月。在競爭激烈、佳作頻出的今年五一檔,有一部電影的口碑和評分顯得那么格格不入,沒錯,那就是她主演的《陽光劫匪》,豆瓣評分3.8。
讓我們回到這部《測謊人》。馬麗、梁超、于洋的三人組合讓人不得不想到前幾年另一部《東北往事之破馬張飛》,盡管其他演員不同,但是有著同樣的低分。
此時此刻,此情此景,一個疑問悄然涌上心頭:馬麗老妹兒啊,你這是咋地了?
穩(wěn)坐喜劇電影一姐,不香嗎?
2004年起,馬麗演出了過千場的話劇,并憑小品《今天的幸福2》首次登上春晚舞臺,自此成為春晚常客,并穩(wěn)坐開心麻花的當家花旦、舞臺劇女王位置。
2015年,沈騰和馬麗的沈馬組合以一部豆瓣高分喜劇電影《夏洛特煩惱》獨步喜劇電影江湖,并以14.48億豪取國慶檔冠軍寶座,達到了票房口碑雙贏,馬麗本人也憑借馬冬梅一角備受贊譽,并獲得“國民媳婦”稱號。她將幽默和真誠融入角色,用突破形象的幽默表演,帶領觀眾在歡笑和淚水中尋覓真愛。
兩年后,趁熱打鐵的《羞羞的鐵拳》再度以22.13億票房穩(wěn)坐國慶檔冠軍寶座,也讓沈馬組合坐上了國產喜劇一哥一姐的位置。
一年后,馬麗的戲路發(fā)生了“顛覆性”的改變。在翻拍電影《來電狂響》中,她成功飾演了一名表面雷厲風行的女強人,實則遭遇了職場性侵的受害者韓笑,完成了本片對于相關社會議題的反思。由此,在大銀幕上表情越發(fā)嚴肅的馬麗拉開了從“喜劇片一姐”到“受傷女強人”的轉型序幕。
正如馬麗接受電影頻道采訪時所說,“喜劇讓觀眾知道有一個女演員叫馬麗,他們就認為你是喜劇演員,好像你接下來所有的作品都一定是跟喜劇有關系,但是我是個演員,演員本身你就是應該去塑造不同類型的角色。”
馬麗的轉型之路就此啟程,但似乎編劇對于馬麗的“女強人”角色深信不疑,讓這一外表強大、內心傷痛的形象一直延續(xù)到了今天——《陽光劫匪》中的陽光有著愧對母親的童年陰影,《測謊人》中的馬小凡則揣著一顆被愛情傷過的心,久病成醫(yī),百煉成鋼,兩個人都因為受過傷而堅強,轉眼變成了強人的模樣。但這一系列形象過于和《來電狂響》中的韓笑重復,所以市場認可度一路下滑。
相反,在馬麗駕輕就熟的喜劇領域,她獨步江湖的“東北瑪麗”風情的表演風格,搭配更專業(yè)的團隊制作,誕生了一系列大家喜聞樂見卻各具特色的喜劇大女主。最近的例子莫過于2020年國慶檔上映的《我和我的家鄉(xiāng)》中的《神筆馬亮》篇章,沈馬組合在遼闊的黑土地上演繹出了一幕屬于開心麻花的“鄉(xiāng)村愛情變奏曲”,也成為該片五大篇章中的喜劇擔當。
無獨有偶,馬麗尚未上映的喜劇新作《東北虎》也在今年榮獲了第24屆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金爵獎的最佳影片,這無疑是她從口碑演員轉型藝術獎項獲得者的絕佳路徑。
那么問題來了,馬麗該不該轉型呢?
一輩子演好一個角色,有問題嗎?
誠然,在跳出“舒適圈”的同時,馬麗也完成了新形象挑戰(zhàn),突破了自我,但也暴露了一個現(xiàn)實——并非適合所有角色,從目前來看,最適合的還是頗具“東北瑪麗”風情的喜劇大女主,所幸,這一位置至今無人撼動。
既然現(xiàn)階段,馬麗的轉型不是最優(yōu)選,那么,演員到底需要轉型嗎?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馬麗的老搭檔沈騰,這個活生生讓歲月從“軍藝校草”磨礪成一笑滿臉褶子大叔的“中國喜劇電影一哥”,33歲才首登春晚,三年后一舉奪得《歡樂喜劇人》首季冠軍,更憑借《夏洛特煩惱》紅遍大江南北,此后他如“開掛”般連續(xù)主演了《羞羞的鐵拳》《西虹市首富》《飛馳人生》《瘋狂的外星人》四部現(xiàn)象級商業(yè)電影,迅速躋身“百億演員”行列,并在去年的《我和我的家鄉(xiāng)》中成功合作了馬麗,在今年春節(jié)檔完美演繹了《你好,李煥英》中的沈光林,不光自己穩(wěn)坐喜劇一哥寶座,還搭檔誰誰紅,那么重點來了——他換戲路了嗎?他轉型了嗎?沒有,但他已經成為當代“喜劇之王”。
說完男演員,再說一個戲路很穩(wěn)的女演員——在氣質拿捏這條路上獨步天下的袁泉。她甫一出道便憑借《春天的狂想》和《美麗的大腳》分獲金雞、百花雙料最佳女配角獎的她,一度沉醉于話劇表演的舞臺。從2014年開始,她在《心花路放》《后會無期》《黃金時代》等銀幕作品開始留下驚鴻一瞥,在2019年國慶檔群星薈萃的表演中,以《中國機長》中臨危不亂、堅毅冷靜的乘務長一角脫穎而出,并于去年接連斬獲百花、金雞兩大女配。
當然,做一個成功的演員,并不是一“穩(wěn)”到底就能贏,像姚晨等早年出身喜劇的女演員,如今早已憑借《找到你》《送我上青云》等作品成功轉型現(xiàn)實題材實力派女演員;一帥到底的男演員胡歌只有不計形象,才在《你好,之華》《南方車站的聚會》中成功轉型文藝電影演員;早年是內地玉面小生擔當?shù)?a href="http://www.azyedu.com.cn/mdb/star/253/" target="_blank" class="key ">潘粵明也在2015年的《唐人街探案》中憑借不修邊幅的父親角色“浴火重生”,并在電視劇《白夜追兇》《怒晴湘西》《龍嶺迷窟》中終于守得云開見“粵明”。
如果說潘粵明是曾處于人生和事業(yè)低谷,亟待轉型;胡歌則是厚積薄發(fā),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而姚晨等女演員則是目光長遠,在對的時候做對的改變和決定。
對于一個演員,能一輩子演好一種角色就很難得(如飾演偉人的特型演員、硬漢風格的動作演員,或一輩子飾演寅次郎、打造出影史上最“長壽”的喜劇系列片的“東方卓別林”渥美清),如果真的需要改變戲路了,再改變不遲,不一定要為了改變而改變,如果萬事不具備,不僅“東風”得不到,還會“賠了夫人又折兵”,舍本逐末,大可不必。
[1905電影網]獨家原創(chuàng)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