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wǎng)專稿 一代人,一口氣,一爐鋼!
根據(jù)新中國鋼鐵拓荒者“五百羅漢”的真實事跡改編的電影《鋼鐵意志》,展現(xiàn)了新中國第一爐鐵水誕生的歷史過程,在2022年國慶檔曾取得不俗的票房成績,并在全國掀起弘揚勞模精神的熱潮。
10月1日晚上18點檔,電影頻道將帶您回到70多年前,那段篳路藍縷又激情燃燒的歲月。
電影《鋼鐵意志》海報
1948年的東北,國民黨殘部邊撤離邊計劃炸毀鞍鋼廠區(qū)。危機時刻,“戰(zhàn)斗英雄”趙鐵池(劉燁 飾)帶領共產(chǎn)黨部隊直沖腹地,殊死搏斗,摧毀了敵人的陰謀。
趙鐵池化身“鋼鐵戰(zhàn)士”與工程師孫雪飛(韓雪 飾)、老工人孟泰(林永健 飾)、總經(jīng)理程時勛(張國強 飾)一同投身復工復產(chǎn)。
然而,高爐已成鐵坨,廠區(qū)如同廢墟,專家一致看衰,特務暗中觀察,前線戰(zhàn)況吃緊,時間日益迫近,第一爐鋼似乎成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火華社長”的三大考驗
對于在主流電影中塑造真實人物、平凡英雄,劉燁絲毫不陌生。在慶祝建黨100周年的獻禮片《守島人》中,他出色完成了塑造時代楷模王繼才的重任。
那份32年如一日的孤獨與堅守,那份對祖國和人民無比忠誠的大愛,贏得了觀眾的共鳴,也助劉燁斬獲華表獎、金鹿獎最佳男演員榮譽,并提名金雞獎、百花獎最佳男主角。
延續(xù)著《守島人》中的家國情懷,劉燁在《鋼鐵意志》中又搖身一變成為新中國的第一爐鋼不懈奮斗的戰(zhàn)斗英雄趙鐵池。
“我看劇本的時候就樂了,都是東北話。因為我是吉林人,很熟悉東北人自帶的幽默感。我覺得,出演一個戰(zhàn)斗英雄,幽默的語言可以讓這個角色更立體。” 地域及口音優(yōu)勢只是劉燁詮釋好趙鐵池的外在因素,事實上,內(nèi)在挑戰(zhàn)都是杠杠的,容不得半點懈怠。
劉燁為《鋼鐵意志》經(jīng)歷了“三大考驗”——盛夏穿厚棉襖、70度燒鍋爐、近距離感受1500度鋼水。
聽著都讓人捏一把汗,但正是這樣真實的考驗,在戲里也鍛煉出劉燁的“鋼鐵意志”,瞬間把他帶回新中國剛成立時內(nèi)憂外患的特殊時刻。
英勇頑強的共產(chǎn)黨人、工人階級就是要把不可能變成可能,攻堅克難、化危為機,奪取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成就今日的輝煌。
用血肉之軀鑄就鋼鐵意志
不只是劉燁,導演寧海強介紹說,整個劇組前后六次去鞍鋼、本鋼體驗生活。影片將取景地定在遼寧本溪湖鋼鐵工業(yè)遺址群。從一頁設計草紙、一個小零件,到用什么樣的搪瓷茶缸喝水、什么樣的毛巾擦汗,每一個道具、每一個細節(jié)都極其用心。
導演寧海強也盛贊《鋼鐵意志》的置景,他表示,自己看到置景現(xiàn)場的第一眼,就深深被震撼到了。
“這就是咱們國家鋼鐵事業(yè)最初的樣子,質(zhì)樸而充滿了力量。面對真實的故事、真實的場景、真實的人,我們要拿出百分之百的真誠來創(chuàng)作。”
電影中,新中國解放、建設和抗美援朝對鋼鐵的需求日益緊迫,劉燁飾演的戰(zhàn)斗英雄化身鋼鐵戰(zhàn)士。
他與韓雪飾演的工程師孫雪飛、林永健飾演的勞動模范孟泰,以及張國強飾演的總經(jīng)理程時勛,共同攻堅克難,以鋼鐵般的意志突破了帝國主義的“卡脖子”,迅速恢復生產(chǎn),支援抗美援朝。
這不禁讓人聯(lián)想起《橫空出世》中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前,懷著崇高理想的中華兒女在戈壁灘上朝著共同的目標奮勇前進的身影,
電影《橫空出世》片段
以及《鐵人》中王進喜為制服井噴,不顧腿傷跳進泥漿池,用身體攪拌泥漿,“寧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鐵人精神。
電影《鐵人》海報
這兩部影片已經(jīng)在銀幕上為《鋼鐵意志》樹立了榜樣,不論是制造原子彈保家衛(wèi)國,抑或是甩掉貧油國的帽子,還是煉出第一爐鋼為新中國建設。
中國人在面對艱難險阻時,血肉之軀亦有鋼鐵意志,那一份不屈不撓的精神歷久彌新、永不過時,這些無疑是相通的。
“我將帶著你的火種,去點燃更多的高爐”!
在全國人民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的日子里,我們無比懷念為國家的鋼鐵工業(yè)夯下堅實基礎的英雄父輩。
愿《鋼鐵意志》這部電影能讓更多年輕觀眾了解那段歷史,傳承他們的精神。
[1905電影網(wǎng)]獨家原創(chuàng)稿件,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zhuǎn)載,違者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