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wǎng)專稿 這部冷門佳作后勁很大。
極簡冷冽的鏡頭語言;白色和淺藍的色彩基調(diào)。
沒有情節(jié)的跌宕起伏,沒有激烈的矛盾沖突,這部影片以一種近乎平淡的方式講述關于孤獨,關于死亡,關于人生的意義……
在鏈接生死的清明節(jié),4月4日推薦的電影《寂靜人生》,也許能讓你找到關于生死的人生答案。
第70屆威尼斯電影節(jié)(2013)地平線單元最佳導演獎
獲獎作品《寂靜人生》海報
正如影片名字《寂靜人生》一般,電影緩慢沉靜的揭開序幕。
約翰·梅是一個普通的社會服務員,他的工作是為逝者尋找生前的聯(lián)系,為他們的最后一段旅程帶來慰藉。
斂尸、火化、選樂、入土……
他獨自一人為素不相識的死者辦理葬禮。
在社區(qū)工作的22年里,他始終穿著沉悶的西裝,吃著簡單的罐頭和面包。他的生活似乎被孤獨和寂靜所籠罩,但他的內(nèi)心卻充滿了對生命的熱愛和對職業(yè)的尊重。
不論死者生前何等富貴,或是窮困潦倒,是好是壞,約翰·梅始終獨自一人,對待每位逝者始終保持著敬意。
約翰·梅毫無疑問是一個對待生命一絲不茍的男人,但不尋常的是,他對毫無利益關系的生命,也是如此。
他的每一個舉動,都透露出對生命的敬畏與不舍。
他甘愿為沒有親屬朋友的死者禱告;
為他們小心翼翼地整理相簿和遺物;
為逝去的人選擇昂貴的土葬而非火葬……
“葬禮都是為活人舉辦的,若無人出現(xiàn),表示沒人在乎,對嗎?”
然而新上任的上司并不理解約翰,被告知“效率太低,需要精簡人員”。
當?shù)弥约杭磳⒈徊脝T時,他決定為最后一位死者,一位酗酒而亡的社會邊緣人威廉·比利·史托克尋找生前的痕跡。
威廉·比利·史托克是個很難界定的人。
他幫助同事,為了給同事們爭取更多的休息時間,跟主管大鬧,最后辭職走人。
他深愛妻女,身在監(jiān)獄也記得她們的生日。
他為了給慈善機構募集捐款,嘴咬皮帶在三層樓外吊了三分半鐘。
但是,酗酒、暴力的壞習慣讓比利·史托克的后半生,要么與街頭為伴,要么以監(jiān)獄為家,最終親朋好友都選擇遠離他。
然而,在約翰眼中,每一個生命都值得被銘記,每一個逝者都應該有一個體面的葬禮。
為了比利的葬禮,約翰四處奔波。
走過不同的街道,坐了無數(shù)次火車,走訪很多戶人家...
在他的努力下,比利的葬禮擠滿了親友。
然而,世事無常,一輛失控的車輛,讓約翰的生命戛然而止。
沒有親人朋友的他墓前空無一人。
但鏡頭一轉(zhuǎn),夜幕降臨,約翰默默守護的這些被世界遺忘的人都來到他的墓前,越聚越多。
他的葬禮無人問津,他的葬禮高朋滿座。
約翰·梅的一生,雖然平凡,但卻充滿了意義。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生命的真諦。
就算寂靜無聲,他們依然懷抱善意。
4月4日14:00,電影頻道將為您播出電影《寂靜人生》。
清明已至,讓我們透過電影,一同思考和感悟生命的意義。
[1905電影網(wǎng)]獨家原創(chuàng)稿件,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zhuǎn)載,違者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