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jiān)制過《如果·愛》的安德魯·摩根表示,如果濫用3D,五年后3D電影就會消失
電影網(wǎng)訊(圖文/楊雅如) 首屆“3D高峰會展”16日、17日在京舉行,
《阿凡達》視覺總監(jiān)查克·康姆斯(Chuck Comisky)現(xiàn)場講述3D電影的制作過程。曾監(jiān)制過《如果·愛》、
《投名狀》等影片的著名好萊塢制片人安德魯·摩根(Andre Morgan)、中國傳媒大學(xué)教授趙寧宇、著名編劇
蘭曉龍,紛紛為時下的3D電影熱“降溫”,他們一致認(rèn)為:3D技術(shù)只是一種新的講故事的方式,并不能拯救爛片。摩根更表示,如果濫用3D,五年后3D電影就會消失。
中國傳媒大學(xué)教授趙寧宇稱《阿凡達》推高了中國電影的票價
U2樂隊3D演唱會制片人Michael Peyser
好故事比技術(shù)更重要 濫用3D恐造成3D電影絕跡
安德魯·摩根曾監(jiān)制過摘得奧斯卡多項大獎的電影
《百萬寶貝》、《如果•愛》、《投名狀》等,并成功將
李小龍推向好萊塢。提及3D的蓬勃發(fā)展,摩根表示,“對于電影來說,好的故事才最為重要,如果我們?yōu)E用3D技術(shù),那么5年后,3D電影就會滅亡,但如果我們做得好,那么10年以后,所有的電影都會是3D的!”
擔(dān)任《士兵突擊》、《我的團長我的團》等熱播劇編劇的蘭曉龍也表達了相同的觀點,“作為編劇,我在創(chuàng)作劇本的時候,并沒有考慮故事要怎么去配合3D技術(shù)。我看了《阿凡達》以后,覺得它的劇本也并不是為了拍成3D電影而制作的,其實3D只是一種講故事的新方法。”
《士兵突擊》編劇蘭曉龍表示,不會在創(chuàng)作劇本時,考慮故事要怎么去配合3D技術(shù)
曾監(jiān)制過《投名狀》等影片的安德魯·摩根表示,3D技術(shù)拯救不了爛片
趙寧宇抨擊《阿凡達》 稱其推高了中國電影票價
與嘉賓大肆吹捧電影《阿凡達》不同,中國傳媒大學(xué)教授趙寧宇現(xiàn)場“唱反調(diào)”,“我不怕被大家罵,像《阿凡達》這種電影幾年才能制作出1部,所以我們不應(yīng)該懼怕它。我相信電影的主體永遠(yuǎn)不會是3D電影,更不會是《阿凡達》這樣的大片。”
趙寧宇繼續(xù)說,“當(dāng)時全球1/3的銀幕,大概38000萬塊都在上映《阿凡達》,而其他熱門影片最多也就只有15000塊?!栋⒎策_》給中國電影帶來的最直接影響,就是提高了票價,本來一般老百姓看一部電影大概30元左右,結(jié)果《阿凡達》上映時,最便宜也要80元,支出翻了近3倍。”
趙寧宇建議,中國電影不要去抵制大制作的3D電影,但也不要盲目跟風(fēng),“我覺得拍出一部《阿凡達》不算成功,要拍出100部像
《瘋狂的石頭》那樣的影片,才算中國電影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