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讀——首先是一些關(guān)于一個導(dǎo)演和一些數(shù)字的題外話。
公元1970年,克里斯托弗·諾蘭生于英國倫敦。7歲時,諾蘭偷拿了父親的攝影機亂拍一氣,從此便開始了他的影像之夢。公元2000年,諾蘭的《記憶碎片》在美國將2600萬美元的票房收入囊中。雖然他只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用一個400萬的心理底線和極端高端的非線性敘事信仰去迎接這個不可思議的事實。更可怕的是,《記憶碎片》在各大電影節(jié)上一個又一個的斬獲各種大獎,他的極端竟然受到了尊敬。公元2008年,諾蘭的《蝙蝠俠前傳2:黑暗騎士》上映不到一個月就拿下4.415億,整個地球都被黑暗騎士俘獲,沒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公元2010年,9月1日,imdb口碑排名僅屈居于《肖申克的救贖》和《教父》之后的《盜夢空間》在累積了2.17億美元(僅限于北美)之后,正式登陸中國內(nèi)地。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盜夢人”Cobb
點擊觀看獨家《盜夢空間》中文影片預(yù)告
今次諾蘭還是帶著他固有的意識結(jié)構(gòu)高姿態(tài)來挑釁觀眾的觀影水平席卷全球,可是發(fā)燒友們還是冒著智商被羞辱的危險前赴后繼,他們真的敢于坦然接受“看不懂”這一殘酷事實了嗎?還是說他們真的只是出發(fā)于對諾蘭這個想象力驚人的家伙源自內(nèi)心的期待、獵奇與尊敬。諾蘭說:“這部電影的核心概念就是:人的想法是最頑強、最具活力的寄生物,它一直存在于你心靈的某處。由此,我想到一個引人入勝的概念,那就是有人擅長侵入你的夢境空間,而且是實際的侵入,并偷走你的想法,無論是多么私密的想法都能取得。”
那么,諾蘭究竟為我們帶來了些什么?一個弗洛伊德式的顛覆性思考?一個形而上學(xué)的哲學(xué)之謎?一個布滿隱喻的虛幻世界?這些問題都尖酸得可怕,然而拋開它們不談最直觀的就是——他又給奧斯卡提供了一個當(dāng)之無愧的提名人選,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從雄性花瓶到炙手可熱的準影帝,從大喊"I'm the king of the world!"的卡梅隆到擺明了玩智力游戲的諾蘭,這么些年來,萊昂納多成長太多了。于是我們終于警覺了——那些曾經(jīng)傾倒眾生的好萊塢翩翩少年們——他們還好嗎?
萊昂納多成為明年奧斯卡影帝的熱門人選
《盜夢空間》劇照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早已不僅是王子
小羅伯特·唐尼——猛然回頭的浪子
布拉德·皮特——反正還有最辣的妻子
威爾史·密斯——反正還有最帥的兒子
伊萬·麥克格雷格——若不是那性感的眸子
約翰·尼德普——懸浮在加勒比的瓶子
湯姆·克魯斯——混得就是票子
西爾維斯特·史泰龍——屹立江湖的血滴子
杰森·斯坦森——肌肉男版人販子
裘德·洛——神秘的潘多拉盒子
下一頁: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早已不僅是王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