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網(wǎng)訊(圖/白曉莎 文/謝雅?。?9月28日,張藝謀攜《山楂樹之戀》的三位主演周冬雨、竇驍、于新博回到自己的母校北京電影學院,與學生們交流觀影感受。截至當天,“山楂樹”票房已經(jīng)過億,成為十年來國產(chǎn)文藝片的票房冠軍,對于下一部影片是否想要超越
《唐山大地震》的6.6億超高票房,張藝謀根本不在意,稱這只是個數(shù)字,而且是暫時的,大家應該關注整個中國電影的發(fā)展。談到影片的創(chuàng)作理念,張藝謀坦言之所以完全遵從原著,是顧及“山楂迷”的感受。
北京電影學院院長張會軍給大家展示張藝謀當年的攝影作業(yè)
張藝謀、竇驍聽周冬雨發(fā)言笑容滿面
張藝謀不懼“大地震”6億票房 稱暫時的數(shù)字不重要
張藝謀當年的
《英雄》開創(chuàng)了國產(chǎn)大片的先河,而
《滿城盡帶黃金甲》的3億票房也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的一個標志。截至9月28日,《山楂樹之戀》票房破億,是十年來國產(chǎn)文藝片的票房之最,而
馮小剛《唐山大地震》的6.6億票房顯然還無人能及。對于是否會設法超越這個目標,張藝謀顯得很不在乎,“我沒有特定的目標,要打破誰創(chuàng)造的票房,所有的數(shù)字都只是暫時的。”
張藝謀并不在意代表票房的那些數(shù)字,他認為,大家應該關注整個中國電影市場的發(fā)展,“以目前中國電影的發(fā)展速度,我們在5年時間里就可以增加1萬5千塊銀幕,成為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單片票房將達到15億至20億,到那個時候,好萊塢都會調(diào)整方向,考慮中國元素。”他表示,未來5到10年,是中國電影發(fā)展的關鍵時期,不能關注誰能打破誰的票房紀錄,而應該關注年輕一代電影人,對電影來說,票房數(shù)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好演員和年輕觀眾的熱情。
“靜秋”周冬雨
“老三”竇驍
張藝謀遵從原著是為“山楂迷” 自己創(chuàng)作不比原著差
《山楂樹之戀》改編自同名小說,原著擁有大量忠實粉絲,他們對這個故事注入很多感情,也是對電影最挑剔的一群人,而一些不了解原著的觀眾,卻認為影片中的一些情節(jié)太過俗套,尤其是老三因白血病去世的這一結(jié)局最受爭議,對此,張藝謀也有“苦衷”,“白血病已經(jīng)被用爛了,如果不是因為原著里這么寫的,我是肯定不會用的。”
張藝謀坦言,自己經(jīng)歷過文革那個特殊時代,有很多生活經(jīng)歷都可以成為創(chuàng)作素材,并自信自己的創(chuàng)作肯定不會比原著差,“我之所以完全遵從原著,是因為顧及廣大‘山楂迷’的感受,如果能補充進去一些我自己對那個年代的記憶,一點兒都不會比原著差。”看來,面對《山楂樹之戀》原著龐大的擁護群,張藝謀還是不太敢“得罪”,只能老老實實地照搬原著。
“長林”于新博
北京電影學院院長張會軍
影片中加字幕很無奈 周冬雨坦言“第一次”難入佳境
針對“字幕過多”這一爭議,張藝謀也顯得很無奈,稱因片長限制,不得已而為之,“兩位主演后半段演得越來越好,只能剪掉前面的一些戲,用字幕代替,做得有些像過去默片的效果,也正好算懷舊了。我不認為這是個值得關注的點,如果有更好的方法,我是不會用字幕的。”顯然,張藝謀希望大家還是將目光集中在故事和兩位主演的表演上,不要過分關注外在的表現(xiàn)形式。
整個見面會上,除了張藝謀是大學生關注的焦點,給周冬雨提問題的人也很多,談到自己首次拍戲的感受時,周冬雨的描述逗樂了全場,“我剛進組時,什么都不懂,看到一個棒子上面全是毛,根本不知道那是話筒。”接著,她又談到和竇驍?shù)暮献鞲惺埽?ldquo;因為我們兩個都是第一次(拍戲),所以還很難入佳境。”17歲的周冬雨,可能因為年齡太小,措辭措了半天還是表達得別別扭扭,又引來一片笑聲,自己也笑起來,露出可愛的摸樣。
因為竇驍、于新博都是北京電影學院在校學生,很多同學都向兩位請教拍戲經(jīng)驗,竇驍發(fā)表了他的經(jīng)驗之談,“在現(xiàn)場拍戲跟在課堂上不一樣,要把臺詞變得更像自己的話,同學們一定要重視‘晨功’,‘氣聲字’這些基本功真的很重要。”周冬雨因為《山楂樹之戀》錯過了高考,張藝謀一直鼓勵她明年報考北京電影學院,主持人想給小姑娘走個“后門”,沒想到在場的電影學院院長張會軍原則性很強,堅持要周冬雨靠自己的努力考學。
下一頁更多精彩圖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