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小片票房難過八千萬 電影市場趨冷靜逐漸專業(yè)
業(yè)內人士預測無一影片能過億 增加銀幕數(shù)為中小成本影片打開局面
對于中小成本影片選擇在11月扎堆上映,劉明直言:“無論是從投資規(guī)模還是導演、演員陣容上看,這些電影都不會過億,甚至連八千萬的票房都達不到。”單片票房慘敗,整體票房也勢必受到牽連,
高軍說:“這些小片都沒有殺傷力,票房會很慘淡,沒有好的檔期也就無法取得好的收益,最終市場總體票房也會呈現(xiàn)一個下降的趨勢。”
作為首個退出賀歲檔的影片
《刀見笑》的宣傳方負責人,張文伯對于中小成本影片究竟該何時上映才能保證票房這一問題顯得非常悲觀,“從來就沒有一個檔期是給中小成本影片上映的!當初所有人都希望
《西風烈》能救市,但最終還是陷入了年度票房低谷當中。”與張文伯的悲觀相比,
吳兵對中小成本影片未來的生存之道有不同的看法,“其實是有一批觀眾喜歡看這種中小成本影片的,覺得口碑不錯想去看看,只是苦于沒有地方能看,如果銀幕數(shù)足夠多了,就會有固定的銀幕用來放映這些中小成本影片的。”
對于藝術片在中國的市場前景,吳兵的看法也相對樂觀,“藝術片在中國并不艱難,它只是比較小眾,現(xiàn)在很多喜歡藝術片的人大多通過網絡等渠道滿足了自己的看片需求,將來藝術片市場更加成熟后,就會有一部分固定的追捧人群,會形成比較固定的投入與產出,只不過現(xiàn)在還處于一個過渡時期。”
下頁更多精彩內容!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