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名 | 周票房(單位美元) | 累計票房 | 周數(shù) |
《哈利·波特與死亡圣器(上)》 | 1.25億 | 1.25億 | 1 |
《超級大壞蛋》 | 1618萬 | 1.09億 | 3 |
《危情時速》 | 1310萬 | 4196萬 | 2 |
《預產(chǎn)期》 | 915萬 | 7267萬 | 3 |
《三日危情》 | 675萬 | 675萬 | 1 |
《早間主播》 | 523萬 | 1986萬 | 2 |
《天際》 | 343萬 | 1764萬 | 2 |
《赤焰戰(zhàn)場》 | 247萬 | 8357萬 | 6 |
《彩虹艷盡半邊天》 | 240萬 | 3454萬 | 3 |
《公平游戲》 | 147萬 | 374萬 | 3 |
《一代驕馬》 | 96萬 | 5637萬 | 7 |
《鬼影實錄2》 | 93萬 | 8356萬 | 5 |
“哈利·波特7”劇照
“死亡圣器”票房被高估
作為“哈利·波特”系列的終結(jié)篇的前半部,《哈利·波特與死亡圣器(上)》可以說是今年年底的一枚重磅炸彈。無論是從影迷的關(guān)注度,還是從以往的票房成績判斷該片都被寄予了極大希望。據(jù)某預售票網(wǎng)站統(tǒng)計,截止到上周四,97%的預售票都來自《死亡圣器》,有3000多場次的票售罄,不少影院紛紛增加場次以滿足影迷需要。該網(wǎng)站的發(fā)言人透露:“《哈7》是《哈利·波特》系列至今最火爆的一集,這一次我們的預售速度超過了此前任何一部。我們已經(jīng)提前預售了2500場首映票,這幾乎是我們每日銷售量的96%。”
華納公司也對該片充滿了野心,大膽預估《死亡圣器》的票房能夠媲美《蜘蛛俠3》(1.51億美元),堪比《新月》(1.43億美元),并趕超《加勒比海盜2》(1.356億美元)。但事實上,該片本周4125家影院開畫,1.25億美元的票房成績雖然不錯,卻排在《鋼鐵俠2》(1.28億美元)之后,與華納公司1.35億美元的預期還有所偏差。目前該片的首周末成績在影史中排名第六,該紀錄是保持者是2008年暑期《蝙蝠俠前傳2:黑暗騎士》創(chuàng)下的1.58億美元。
在1.25億美元的首周票房中,周五首映日的票房占了6120萬美元,這其中包括3700家影院零點首映場收獲的2400萬美元。目前,影史首映日票房紀錄的保持者是去年上映的《暮光之城:新月》,它的首映日票房為7270萬美元,而零點首映場票房紀錄是3000萬美元,由《暮光之城:月食》在今年暑期創(chuàng)下。不過,《死亡圣器上》創(chuàng)造了一項新的IMAX銀幕數(shù)量的紀錄,它在北美的IMAX影院達到238家,票房143.6萬美元,打破了《月食》今年暑假創(chuàng)造的192塊IMAX銀幕,103.6萬美元的票房紀錄,而其首周成績也是“哈利·波特”系列中最好的一部。
與上一部《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7784萬美元的首周票房相比,這次的《死亡圣器》算是賺翻了。但相較之下,去年的《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僅有166塊IMAX銀幕。從質(zhì)量上看,這次的導演雖然依然是大衛(wèi)·葉茨,但《死亡圣器》的可觀賞性要比上一集《混血王子》強得多,該片在節(jié)奏上掌握的不錯,140多分鐘的時長幾乎每隔20分鐘就會有個小高潮,不像上集那般沉悶。導演大衛(wèi)·葉茨也開始與時俱進的拓寬思路,拷貝以往影片成功經(jīng)驗加入了某些抓人眼球的“狗血”橋段,比如里面的精靈神態(tài)像《指環(huán)王》中的格魯姆,魂器左右人意志的橋段也如《指環(huán)王》的翻版,哈利、羅恩和赫敏曖昧的三角關(guān)系顯然是受了“暮色”的影響。
“哈利·波特”系列總票房的最好成績一直是第一部《哈利·波特與魔法師》,北美本土3.17億美元,排在第二是3.01億美元的《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就目前《死亡圣器》不錯的口碑看,該片總票房很可能會逼近3億美元。
本集故事由哈利、羅恩、赫敏接受危險人物作為開始,他們隨著一條條的線索逐漸發(fā)現(xiàn)了伏地魔的秘密,并得知了摧毀伏地魔的方法。另一方面,伏地魔占領(lǐng)了霍格沃茨,并且要追殺哈利,而哈利唯一的希望就是在伏地魔抓到他之前,找到傳說中可以毀滅伏地魔的三件魂器……
媒體綜合評分為B,雅虎觀眾A-,爛番茄新鮮度79%?!妒澜缧侣劇罚?ldquo;自《阿茲卡班的囚犯》以來最有靈感的一部。”《芝加哥太陽報》:“一部精彩又很傷感的電影,對于一些對該系列毫無所知的人來說,也能看得懂。”《芝加哥論壇報》:“真擔心小于九、十歲的孩子會看不懂,除非他們真的很了解“哈利·波特”,并讀過那些書。”《娛樂在線》:“如果你是粉絲,電影里會出現(xiàn)你所有想看到的,如果你不是,那你要注意了,這可不是影片的開始。”《娛樂周刊》:“是系列中比較精彩的一部。”
下一頁:《三日危情》羅素·克勞成為“票房毒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