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聚焦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的辛亥革命獻禮影片《英雄喋血》在全國影院熱映,為了答謝廣大前來支持的影迷觀眾,片方特意設計制作了一款紀念海報,其中收錄了潘達微為烈士收尸的悲壯畫面。在采訪中,香港金馬影帝
謝君豪著重解讀了潘達微這個外冷內(nèi)熱、帶有文人俠氣的最“潮”富二代。
在這款來自“黃花崗”發(fā)往“自由”的海報信件中,金馬影帝謝君豪飾演的潘達微,僅用一方白布圍在口鼻處做隔離措施,赤手上陣,為曾經(jīng)并肩的戰(zhàn)友收尸送行。大雨磅礴中,那雙悲壯、憤慨、痛心、自豪的眼睛顯得格外明亮。革命雖然失敗了,但烈士們用生命照亮了前進的道路,而潘達微也用自己的堅持,收尸斂葬喚醒心靈圓滿的靈魂革命。海報寓意以影片演繹的歷史再現(xiàn),與背景中黃花崗烈士墓那象征自由的神像交相呼應,穿越百年的滄海變化,只為永不忘卻的紀念。
在接受《新電影傳奇》節(jié)目采訪中,謝君豪著重將這個“墓后英雄”的文人俠氣做了較全面的解讀。連日的滿程安排令他看上去略顯疲憊,但談起潘達微,謝君豪仍然是口若懸河,難以言盡。影片中有一個頗受關注的話題,既是潘達微、羅仲霍、方慧如等很大一部分革命者都算是當時的“富二代”,而他們卻走出了一條與父輩完全不同的革命道路。謝君豪表示,潘達微父親是一品武官,自幼生活比較富裕,而他也因此接受了非常多的先進教育,像漫畫、人體攝影還有參加革命等,在當時都是一種新興的大膽嘗試。謝君豪解釋稱,那種“潮”流,不是穿件時髦的衣服,換個新興的發(fā)型這種表面行為,而是思想認識方面的進步,是一種影響更為徹底的精神“潮”流,在這種自由與平等的理想追求中,他們即使傾家蕩產(chǎn)、舍生取義,也依然奮不顧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