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云榜年度營銷:《親密敵人》微博營銷辟蹊徑
5.《畫壁》
上榜理由:黃銅賣出黃金價
成功經驗:搭車戰(zhàn)術大獲全勝
上映日期:2011年9月29日 2011年國慶檔上映的《畫壁》,跟同屬魔幻愛情題材的
《白蛇傳說》撞了個正著。面對投資數(shù)倍于己、演員更加大牌的《白蛇傳說》,看似勝算不大的《畫壁》片方聰明地選擇了“傍大款”式的搭車營銷模式。于是,有意識地制造各種撞車、各種比較,在觀眾心中造成兩片旗鼓相當、不分伯仲、“到底看哪個”的印象,就成了《畫壁》營銷的中心任務。
先是兩部影片選擇同一天9月29日上映,接著選定同一天9月22日舉辦首映發(fā)布會,果不其然,媒體無一例外都將兩片PK作為國慶檔電影市場的最大話題。更為夸張的是,據(jù)說《畫壁》片方將《白蛇》所有戶外燈箱、硬廣投放位置摸了個底掉,然后依樣畫葫蘆在一旁放置自己的廣告,大有伴你天荒地老的架勢。也許是對手《白蛇》片方并沒有洞悉《畫壁》營銷路數(shù),或者根本就沒把《畫壁》放在眼里,反而采取不避讓硬碰硬的對策,其實恰恰中了《畫壁》的“詭計”。當《白蛇》片方在媒體或公眾場合豪邁地擠兌對手時,沒準《畫壁》片方正心里偷著樂。最終,《畫壁》取得了與《白蛇》相差不過千萬余的票房佳績,創(chuàng)下光線電影有史以來最高的票房紀錄,從投入產出比來說可謂大獲全勝。所謂商場如戰(zhàn)場,兵不厭詐永不過時,《畫壁》搭車捆綁戰(zhàn)術的成功,充分印證了這一點。
6.《孤島驚魂》
上榜理由:小成本驚悚片投資回報比新高度
成功經驗:檔期選擇契合類型定位 粉絲營銷以一當十
上映日期:2011年7月8日
成本只有500萬的驚悚片《孤島驚魂》選擇在2011年暑期檔上映,其中固然有被迫跳票無可奈何的因素,但事后來看,絕對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首先,影片定位青春驚悚類型,而暑期正是此類型主要觀影人群——廣大學生空閑消費之時。片方為此做過一個專門的市場調查,統(tǒng)計每個省市學校的放假時間,發(fā)現(xiàn)最晚的是7月12日,于是將上映日期微調至7月8日。4天的提前上映和造勢,足以讓學生們對影片產生觀影期待,并在假期到來伊始呼朋引伴前去觀看。其次,據(jù)片方調查,
楊冪的鐵桿粉絲絕大多數(shù)都是學生,且多集中在二三線城市,選擇在暑期檔上映,也是進行粉絲營銷必要前提。確立以楊冪粉絲作為突破口后,片方采取各種手段調動他們的觀影熱情,比如借助年輕人熱衷的網(wǎng)絡和微博進行低廉而有效的營銷。在此過程中,楊冪擁有700萬粉絲的微博提供了最佳的宣傳平臺,《孤島驚魂》的官方微博與楊冪微博頻繁互動,粉絲參與進來后,新聞轉發(fā)數(shù)平均過萬,最多一條達到10萬以上,起到一傳十十傳百的幾何爆炸效果。另外,片方還跟萬達院線、新浪微博合作推出“蜜蜂攻城”、“孤島漂流瓶”、“微影評”等微博線上活動,刺激蜂蜜的參與熱情。
除了微博之外,片方還主動聯(lián)絡粉絲組織的負責人,在每個主要城市設置粉絲負責人,建立粉絲首映QQ群,組織粉絲參加首映活動等,將松散的粉絲組織成有戰(zhàn)斗力的票房部隊。如果說粉絲為《孤島驚魂》貢獻了主要票房,未免絕對,但如果說他們的參與,極大拉動了影片的人氣,并感染和影響了其他潛在的觀影人群,可謂毫不夸張。
下一頁更多資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