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輕狂:演員發(fā)跡、因演員而紅——從《芙蓉鎮(zhèn)》到《紅高粱》
姜文能在23歲的時候在電影《芙蓉鎮(zhèn)》里將一個中年男子演繹得駕輕就熟。你可以說他是演技嫻熟,卻也無法回避一個基本事實:長得老。當然,姜文不靠臉蛋,這是從他出道之日起就已經(jīng)被觀眾所深知的。
真正讓姜文被大眾所熟知的,還是大導演
謝晉執(zhí)導的文藝片《芙蓉鎮(zhèn)》,該片改編自同名長篇小說,原著在1981年曾獲得過茅盾文學獎,隸屬于“高端大氣上檔次”一類作品。劇中的女一號胡玉音由
劉曉慶出演,謝晉導演在觀看了姜文在
《末代皇后》中的演出之后,最終決定由姜文出演秦書田一角。他在片中把一名受到不公平待遇的知識分子秦書田演繹得真誠感人,當然,也感動了多情的“小慶姐”。據(jù)謝晉導演承認,相差8歲的姜文、劉曉慶“兩人確實相好了,還同居過三年”。不過,1994年雙方平靜分手。
《紅高粱》經(jīng)典劇照
而在之后的《紅高粱》中,姜文不帥氣卻胡子拉碴的男性形象再一次得到了“符號化”。在
張藝謀的鏡頭中,姜文極具符號化色彩,他那粗野的光頭、招風的耳朵、一雙小眼睛里時刻流露的欲望和狡黠在電影的畫面當中恣意張揚。姜文對于“我爺爺”這個人物的塑造無疑至關重要。如果說在這部充滿男性荷爾蒙魅力的影片當中,畫面、色彩屬于張藝謀,那么,那強烈的,充滿趣味的戲劇感,則很大程度上來自于姜文。
下一頁:日趨成熟:特立獨行、戲路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