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wǎng)獨家專稿 吃飯稍微挑剔點的人都知道,熬出來的高湯和雞精調(diào)出來的鮮味絕對不一樣。所謂“老火靚湯”,時間久,火候足,喝下去才能得到最滿足的自我暗示:這不僅是一碗湯,而是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的飲食文化。心靈雞湯煲得好也是這個道理,里面的正能量足夠豐富,人生途中,壯士干了這碗雞湯再上路,仿佛就有了降妖除魔達(dá)到頂峰的能力。
《我是路人甲》發(fā)布第一批角色海報時,走的就是雞湯路線。小人物,在七彩宮墻上留下夢想的投影。這批群眾演員們身著宮女、士兵、朝臣的服裝,但投射的都是一個個主角夢。海報中沒什么詞句,只有兩個人生的終極問題:從哪里來,到哪里去;以及碩大的我是路人甲五個字。宣傳語固然沒走心靈路線,但畫面的寓意,終歸是小人物懷揣夢想的勵志故事。隨后發(fā)布的另一批海報主打口碑,但也離不開夢想、溫暖、微弱的光芒、存在的價值等等雞湯系的字眼。
群眾演員們逐夢并不奇怪。曾經(jīng)蹲在北影廠門口的王寶強,現(xiàn)在也成了大明星。早先,這群負(fù)責(zé)填充電影的人們被叫做臨時演員;現(xiàn)在,則是路人甲;戲謔一點,是周星馳電影中那個“死跑龍?zhí)椎?rdquo;。但尹天仇有一個演員夢,手里嘴里都不忘斯坦尼拉夫斯基的那本《演員的自我修養(yǎng)》;然而現(xiàn)在的路人甲們,究竟是追逐的什么夢想,灌下了幾碗雞湯?《我是路人甲》倒值得做那根竹管,幫我們一窺豹斑。
何為雞湯?何為自我修養(yǎng)?
《我是路人甲》的角色海報也算是雞湯的大集合
也許你在《我是路人甲》中,記憶最深刻的臺詞都是那些尋夢勵志的話語,為整個電影暗伏了一條“努力就能成功”的主旋律。我們逐漸習(xí)慣把那些逆境中笑對人生,困難前百折不饒,誘惑里初心莫忘的詞句文章稱之為心靈雞湯。而這些雞湯子集所組成的,則是更為巨大的集合:成功學(xué)。
曾經(jīng),我們喝下這些雞湯,覺得被世界如此溫柔相待。但現(xiàn)在,我們又如此地憎恨雞湯,每天流行的也都是各種反雞湯段子。青年上山問禪師,禪師的答案從勵志暖心變成了正中紅心的負(fù)能量,有人稱之為“心靈耳光”。
爾冬升在《我是路人甲》的路演中也一再說出了橫店的一個真相:橫漂們喜歡看成功學(xué)書籍,那些勵志的臺詞不需要他親自撰寫,每個演員都可以像相聲貫口一樣一套一套地說出來。《我是路人甲》中的雞湯飲用方式簡直花樣百出:勇往直前式,堅信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名人名言式,看完你甚至都懷疑魯迅和蘇格拉底的那幾句話到底是微博段子還是斷章取義;自我催眠式:現(xiàn)在的我很快樂;以及虛與委蛇式,用“堅持夢想”四個字來充當(dāng)逃避現(xiàn)實的所有借口。
如果把《我是路人甲》看做某種真實,那《喜劇之王》可能就是虛構(gòu)。周星馳飾演的尹天仇,也是個電影中的路人甲,領(lǐng)盒飯的跑龍?zhí)?。比起心靈雞湯,他熱愛的是一本簡體字的《演員的自我修養(yǎng)》。研究中槍的死法確實要比站在主演身旁更搶戲。一直掛在嘴邊的“其實我是一個演員”也要比“我是路人甲”更有尊嚴(yán)。
如果說,《我是路人甲》還在直白地用心靈雞湯灌溉成功,告訴你年輕的時候就要去追夢,去努力;那么《喜劇之王》里的小人物,就在用自嘲和悲喜劇告訴你這條路其實是多么的辛苦。“其實我是一個演員”在電影中看起來搞笑又心酸,被槍擊中后還躺在我后面“演內(nèi)心戲”,這些其實都脫胎于周星馳本人的龍?zhí)捉?jīng)歷。作為香港電影中最著名的“路人甲”出身藝人,幾乎每個熱愛周星馳的人都知道他是83版《射雕英雄傳》中最“著名”的宋兵甲。但是在《喜劇之王》中,他放棄了雞湯勵志式的故事模式,用黑色幽默的手法告訴你的其實是同一個道理:年輕追夢的時候,堅持就一定能成功。
下一頁 橫店:滋養(yǎng)雞湯的溫床
[1905電影網(wǎng)]稿件,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違者將追究其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