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專稿 在國產紀錄片中,《舌尖上的中國》肯定算是成功的了,第一季于2012年推出后就立刻走紅,無數人都被片中介紹的各種美食所折服,恨不得一聽到那熟悉的配音就能流出口水。今年1月7日,由原班人馬打造的電影《舌尖上的新年》正式登陸內地院線,然而,該片上映6天的票房只有160萬,擁有龐大觀眾基礎的IP到了電影院里,瞬間成為那些大片的“墊腳石”。
拋開影片的成本不談,160萬的票房能否賺錢不得而知,但與這個IP本身的知名度相比,票房數字確實低了些。畢竟紀錄片在電視里播出時也曾轟動一時,節(jié)目質量高,觀眾給出的好評也多。如果簡單的按照電視觀眾轉換率來計算,《舌尖上的新年》票房怎么也得過千萬吧?
然而,愿望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此前,綜藝電影已經把觀眾的熱情消耗光了,《舌尖上的新年》雖然不屬于這一類,但的確是與電視節(jié)目同名,很難不令人在第一時間反問:不會是把電視里演過的重新剪一遍吧?即使《舌尖上的新年》真真切切實地走訪了35個地點、拍攝了60多種美食,與電視節(jié)目在內容上完全不同,可也會輸在觀眾的第一印象上。還有,這是一部紀錄片,在內地電影產業(yè)還處于發(fā)展階段的當下,僅僅是“紀錄片”這三個字就能“嚇跑”一些人了。
在幾家電影專業(yè)類網站上,《舌尖上的新年》獲得的分數都不低,口碑在同期影片中屬于佼佼者?;剡^頭來再看票房數字,這160萬的成績還沒有《星球大戰(zhàn):原力覺醒》的零點場票房多。其實,觀眾走進電影院,很大一部分人都是為了娛樂,輕松幽默的題材會更受歡迎,《舌尖上的新年》即使不是悲情片,卻也無法滿足這一屬性。加之該片在上映前的宣傳攻勢并不算強烈,票房成績自然不會好。
[1905電影網]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違者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