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專稿 大眾認識徐浩峰的過程大約是這樣的,《一代宗師》的編劇、《道士下山》的原著作者、《師父》的導演、編劇,最后才是《箭士柳白猿》。其實,這是他的第二部電影,2012年時就在臺灣金馬影展進行過展映,在內地也進行過不少次小范圍放映。再往回倒帶,徐浩峰的導演處女作《倭寇的蹤跡》還曾于2012年2月份上映過,只不過大多數人都不太知道。所以,2016年再回過頭去看徐浩峰在四年前拍攝的這部戲,總是有點吃過了燉肘子再吃生豬肉的感覺。只不過,這種感覺也是他本來的一種風格,民國時期軍閥混戰(zhàn)的背景、樸素寫實的動作、獨樹一幟的臺詞,一看就是徐浩峰的路子。
在電影院里看《箭士柳白猿》大多不會有非常好的觀影體驗,畢竟普通觀眾看電影還是要求視覺效果的,然而徐浩峰一向真實,沒有飛檐走壁的輕功、沒有五顏六色的氣功。要知道,《一代宗師》和《道士下山》都不是徐浩峰拍的,算起來只有《師父》才是他自己最為知名的電影,那是一次商業(yè)化的嘗試,有明星、有賣點,可骨子里講的還是民國時期武林里那點事兒,規(guī)矩、人情、理想、責任等等。這些元素,在《箭士柳白猿》里面也都有。
《箭士柳白猿》的主角就叫做柳白猿,這是一個代號,指的是那些解決武林紛爭的仲裁人,因為要公正所以會得罪人,注定樹敵無數、難得安生。武館之間打架了、有人踢館、門派有了糾紛,都需要仲裁人,而大家也都聽他的,這就是規(guī)矩,如今這個時代缺少的規(guī)矩。然而,徐浩峰往往都將故事放在民國那個動蕩的背景下,中西方文化激烈的碰撞,更加先進的科學技術紛涌而來,武林中那傳了多年的規(guī)矩慢慢消失了,就像片中匡一民說的,高手早就沒有了??镆幻竦牡靡忾T生也投靠了軍閥,拿著火槍殺人,祖宗傳下來那些銀頭長槍比武的功夫自然淡忘了,最終在挑戰(zhàn)中,徒弟輸給了師父,看似傳統(tǒng)武術勝了,卻怎樣都抵不過時代的步伐。
柳白猿與匡一民的恩怨是一條主線,另一條線索便是柳白猿自己內心的變化,他之所以會成為柳白猿,是因為無法承受姐姐被強暴這件事,從而精神失常,做了“跳墻和尚”,偶遇上一代柳白猿,才學會了功夫、成為新一任的武林仲裁人。但對于姐姐的事情,他一直無法釋懷,所以,無論是武林紛爭還是亂世機遇,他都不會真正投入其中,直到放開了執(zhí)念,才與匡一民來了一場弓箭對長槍的比武。結果是,柳白猿贏了一心想要出人頭地的匡一民。
正片結束后,銀幕上打出了一句話,大意是說“世上再無柳白猿,射箭技藝從此絕矣,但制弓技藝得以保存”,再好不過地點出了主題。
[1905電影網]獨家原創(chuàng)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