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wǎng)訊 在國內(nèi),電影節(jié)如吉光片羽,每年的5、6月份,影迷們可以短暫的狂歡中,耽美于大師經(jīng)典,流連世界佳片新作,這是電影傳統(tǒng)和當下在電影節(jié)中相遇的私密空間。而對于FIRST影展來說,一個專注于推廣青年導演處女作和早期作品的電影展,雖然少有這樣闊氣的主題展映單元,但獨具魅力和人情味的策展意識所催生的主題展映單元,都讓7月西寧電影節(jié)帶著迷人的氣質(zhì)。
今年,第十屆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將于7月21日至30日在青海西寧舉行。在陸續(xù)公布了競賽單元片單之后,影展組委會今日發(fā)布了首個策展單元,即“西寧鏡像”單元。
本單元涵蓋7部影片,包括問鼎戛納的《流浪的迪潘》;剛擒獲柏林金熊獎的《海上火焰》;去年戛納金攝影機獎《大地之歌》;深田晃司的《世界,永別》;菲利普·??住斗ǖ佻敗罚?朱莉·波圖賽利《巴別塔之?!?;約斯特·范·金克爾《天堂組曲》。這些影片都或多或少的從流民出發(fā),不約而同地聚焦于“流動”的樣態(tài)。
問鼎戛納的《流浪的迪潘》通過歐迪亞擅長的情感迸射式表達,講訴逃亡中臨時組合的一家人掙扎生存的感人故事,同時展現(xiàn)了對社會無序的強硬批判;《海上火焰》是以雙線并行的敘事,借一個小男孩的視角去觀察一座島嶼與海上難民的紀錄片。其余幾部電影《大地之歌》、《世界,永別》、《法蒂瑪》、《巴別塔之?!方酝ㄟ^真實或虛構(gòu)、過去或未來、個體或群落的方式去講訴難民的故事。
這些影片的備受關注,心照不宣地表達了電影節(jié)及電影人對于這個群體境遇迫切且不安的心態(tài)。全球化結(jié)果帶來的“后移民時代”一方面提供給了媒介使用影像操縱社會情感批評的絕佳機會,一方面又為電影作者創(chuàng)造了水草豐茂的創(chuàng)作沃土。但相比于前置的“難民”主題,第十屆FIRST影展“西寧鏡像”單元探討的是物理上“家園”概念逐漸模糊后所造成的身份游移和故土變遷,及故土流動后的狀態(tài)。
“或許是物理意義上流動造成的境遇改變;或許是情緒、信仰層面流動造成的價值重塑;也或許是更為廣義的文化層面的暗流涌動,我們試著提出一些問題,但我們不說話,亦無法回答。” 本單元最后以約斯特·范·金克爾導演的《天堂組曲》精準地點開了“流動的故土”這一主題。
目前,距離第十屆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開幕僅剩20天的時間,組委會將陸續(xù)公布其他展映單元信息,據(jù)悉,7月8日,票務專題頁面即將上線,影迷已經(jīng)可以開始制定自己七月西寧的觀影計劃。
[1905電影網(wǎng)]稿件,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違者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