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3日·周二
CCTV6-電影頻道
中國電影資料館策展人 沙丹
22:15
由連姆·尼森、維拉·法梅加主演的動作懸疑影片《通勤營救》正在影院熱映。
所謂通勤營救,就是指一個每天上下班坐通勤車(地鐵)的人,不知情地被卷入了一場犯罪陰謀中。
在地鐵里等待被營救時,想象中的自己——
現實中的自己——
但正兒八經的營救是這樣的——
“營救”這個詞,對于連姆·尼森來說,是一個再熟悉不過的詞語了。
從《辛德勒的名單》開始,他就沉迷于營救事業(yè)。
《辛德勒的名單》中,連姆·尼森飾演的辛德勒在二戰(zhàn)期間,以開設工廠吸納猶太工人的方式,從納粹的魔爪中救出了1100多名猶太人;
《颶風營救》中,連姆·尼森飾演的退休特工布萊恩,要在短短96小時之內營救被黑幫團伙劫持的17歲女兒。
《颶風營救2》中,匪徒們復仇而來,劫持了布萊恩的妻子,于是連姆·尼森飾演的特工老爸布萊恩再度出手,在槍林彈雨中上演生死決戰(zhàn)。
《颶風營救3》中,特工布萊恩的前妻諾爾在家中被殺,而布萊爾則被誤認為殺人兇手,再次展開一段逃亡營救之旅,在這期間,他既要尋找真正的兇手,又要保護自己的女兒。
此次,連姆·尼森首次棋逢對手,與黑人奧斯卡影帝福里斯特·惠特克旗鼓相當的斗智斗勇。在每一場對手戲中都能看到這位老探長和老特工在智商和經驗上的驚險交鋒。
但……《颶風營救》系列的評分可謂是直線下降。所以,連姆·尼森直接從地面一躍沖天。
《空中營救》中,連姆·尼森飾演一名空警比爾·馬克斯,在紐約直飛倫敦的飛機上執(zhí)行警衛(wèi)任務時收到幾條神秘短信。發(fā)短信的神秘人威脅他,如果沒有人立刻向一個秘密賬戶轉賬1.5億美元,航班上每隔20分鐘就會有一名乘客被殺死。在飛機開始降落的時候,比爾揪出了神秘人。一番搏斗之后,比爾開槍打死了神秘人,飛機被萊斯成功地降落在了冰島。
年齡50+的連姆·尼森在2015年時就表示:“如果上帝保佑我還能保持健康,我也許會再拍個兩年吧。但兩年后我應該會跟動作電影說再見了。”
萬萬沒想到,三年后,連姆·尼森依然還要在動作片領域施展拳腳。
營救=自我救贖
言歸正傳,連姆·尼森上過天后,不愿回到地面,直接進入地下,開始了“地鐵”營救。
《通勤營救》本身是一個營救的故事,但沙丹在《今日影評》中表示,影片更多的是在講人性救贖、自我救贖。
男主邁克之所以面臨危險,是因為他沒有經受住誘惑,拿了兩萬五千美金。他面臨著生存危機,為了欲望他選擇鋌而走險。但恰恰被裹挾在一個早已被設計好的非常精密的陰謀當中。
這絕不僅僅是孤膽英雄拯救眾生的故事。電影中體現的對現實的焦慮和電影中人物內心的焦慮形成了某種契合。
通勤車在不斷地行進,邁克也完成了從鋌而走險拿不義之財到拯救他人的轉變。
沙丹表示,通勤車最后的脫軌,和邁克的生命、性別、事業(yè)各方面都產生了共振。而最后的營救成功,也使得觀眾心里能夠得到慰藉。
過于機巧、編排感太重
這部電影是處于封閉空間中的封閉敘事,特別考驗在有限的空間中如何展示電影的故事,如何表現一環(huán)套一環(huán)的懸念,如何表現通勤車和通勤車外的空間。
電影上映之后,評分并沒有期望的那么高。
沙丹在《今日影評》中認為,主要是因為這部電影的編排感太重,情節(jié)安排過于機巧,很多細節(jié)沒有交代清楚。以及,當出現了很多人選擇頂替那個女孩兒的時候,基本上就意味著電影……編不下去了。
看完電影之后,想必很多觀眾會產生十萬個為什么。
男主為什么會被人盯上?
男主為什么會失業(yè)?
男主為什么會上那輛通勤車?
男主是怎么被選擇的?
反派力量如此強大,為什么要花大氣力借助一個前警察來完成敘事?
......
從反映社會現實、性別關系的角度來說,以及在從封閉敘事、懸念設計的角度來說,沙丹認為《通勤營救》還是不錯的。
但如果用一句話總結這部電影,沙丹會說:
“高潮時差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