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專稿 隨著《小歡喜》的開播,時隔三年,海清和黃磊組成的“童圓CP”再度成功刷屏。
豆瓣評分8.0分,超越前作《小別離》的7.8分,有望再度掀起一波關于家庭關系和子女教育的全民討論,而這波討論可能不僅僅局限在國門之內。
去年6月7日,《小歡喜》的姐妹篇《小別離》就曾在蒙古國ASIAN BOX影視頻道黃金檔播出,超越多部韓劇、美劇成功登上收視率榜首。劇集反映的教育話題不僅戳中了中國家庭的“痛點”也引發(fā)了蒙古觀眾的共鳴。
即將收官的口碑劇集《長安十二時辰》同樣成功“出海”到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文萊、越南等國家,還在Viki、Amazon、Youtube等在線平臺以“付費內容”形式在北美地區(qū)上線,這是出海國產劇首次進入包月付費區(qū)并實現(xiàn)海內外準同步播放。
《長安十二時辰》海外版海報
如今,“國劇出海”——優(yōu)質國產劇集的海外發(fā)行已成常態(tài),不僅類型和題材更加多樣,國際影響力也不斷擴大。
從當年的《西游記》到如今的《長安十二時辰》,“國劇出海”呈現(xiàn)出怎樣的新趨勢,又對創(chuàng)作方和宣傳方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題材類型日趨多元 “國劇出海”已成常態(tài)
“國劇出海”的歷史由來已久。早期的《西游記》《三國演義》《康熙王朝》《還珠格格》等經典古裝劇集可以算是第一梯隊。
86版《西游記》最先風靡緬甸、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在國外影評網站IMDB上的評分高達8.8分,至今仍不斷有海外觀眾評分討論?!度龂萘x》《康熙王朝》等歷史劇則在日本大受歡迎,在日本電視臺多次重播。
2010年,《媳婦的美好時代》“出口”坦桑尼亞,掀起熱議。后來,《奮斗》《我的青春誰做主》《北京青年》《杜拉拉升職記》等40多部國產劇也被譯制成當?shù)卣Z言,在肯尼亞、埃及、贊比亞等46個國家播出。“國劇出海”的題材和類型開始不局限于古裝劇,都市情感劇也能擁有一席之地。
2015年,《甄嬛傳》正式登陸國際流媒體平臺Netflix,成為首部在該平臺付費播放的國產劇,被認為是“國劇出海”歷程中里程碑式的大事件。
《媳婦的美好時代》《瑯琊榜》《甄嬛傳》海外版海報
2018年,《白夜追兇》《河神》《無證之罪》等三部高口碑網劇的相繼出海,開創(chuàng)了國產網絡劇集對外輸出的先河。最近的《長安十二時辰》則在“付費”播出的基礎上還實現(xiàn)了海外平臺與國內網絡平臺的準同步播出。
20世紀90年代初期,國產劇海外營銷大多集中東南亞、日韓等10余個國家和地區(qū)。而如今,國產劇的出口已遍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
據(jù)阿里大文娛優(yōu)酷總編輯張麗娜透露,優(yōu)酷近兩年來已向海外輸送了50余部版權內容,僅2019年上半年,就有近十部,“出海變成了常態(tài)。”
從上文的例子中不難看出,不同國家和地區(qū)對于國產劇集類型和題材的偏好不盡相同。
從2013年開始試水國產劇海外發(fā)行,有《瑯琊榜》《擇天記》《結愛》等500多部劇集海外發(fā)行經驗的世紀優(yōu)優(yōu)公司海外發(fā)行總監(jiān)張春蘭對小電君表示,在日本、韓國及東南亞地區(qū),古裝劇、生活劇受地緣因素影響,接受程度很高;而在北美地區(qū),懸疑探案題材則非常受歡迎。
世紀優(yōu)優(yōu)曾負責《結愛》的海外發(fā)行
“中國功夫、古裝武俠題材一直以來都備受海外市場追捧,但隨著國劇出海數(shù)量越來越多,類型越發(fā)多元,部分海外觀眾也養(yǎng)成了追中國劇的習慣,甜寵愛情劇、現(xiàn)代懸疑劇受眾也越來越廣,目前劇集市場現(xiàn)實題材的熱潮,也會對海外觀眾的養(yǎng)成起到積極作用。”張春蘭說。
平衡中國故事與世界表達 現(xiàn)實題材將迎來熱潮
國劇30年來的出海歷程積累和培育一大批海外粉絲,也不斷擴大著中國文化的海外影響力。然而,在一片熱潮中,“國劇出海”目前仍面臨著一些困境。
國產影視劇出口的主要市場仍集中在東南亞和華語地區(qū),海外華人仍是最主要的觀眾群體之一。
國劇出口的單集價格仍相對較低,頭部劇也僅幾萬美元單集。《花千骨》制作人唐麗君就曾透露,在日本市場,美劇單集價格可能達到100萬美元,韓劇可能是20萬美元,而中國電視劇賣得好的可能也就幾萬美元。
日文版《花千骨》宣傳片花
造成這些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目前海外發(fā)行存在的問題,主要還是語言、文化等差異帶來的。”張春蘭分析道。
亞洲地區(qū)因為地緣關系和文化接近性對中國文化有親近感,自然成為主力市場,而歐美主流觀眾對中國文化還相對陌生,語言和文化壁壘較高。
此外,海外觀眾的收視習慣也與中國本土不盡相同。國外觀眾更加偏向于每季20至30集左右的小體量作品,中國動輒70至80集的體量及較為緩慢的敘事節(jié)奏難免會在海外發(fā)行過程中出現(xiàn)“水土不服”。
以《甄嬛傳》為例,在Netflix上線時,不僅時長從原來的76集縮減至6集,每集90分鐘。臺詞更在翻譯后失去了原有的韻味。
最終這部豆瓣9.1分的口碑國劇在Netflix僅收獲了2.5星的評價?!堕L安十二時辰》中大量文言文臺詞也給翻譯提出了不小的挑戰(zhàn)。
《白夜追兇》《無證之罪》等網絡平臺出品的懸疑劇集之所以優(yōu)先受到Netflix的青睞,正是因為它們在劇本、拍攝和剪輯階段就參考了美劇的拍攝手法和敘事節(jié)奏,較為接近海外觀眾的收視習慣。
在《長安十二時辰》的評語中,“節(jié)奏快”“信息量大”也成為不少外國觀眾的關鍵詞。
在今年上海電視節(jié)“國劇出海”相關主題論壇上,華策影業(yè)公司總裁傅斌星就表示:是否啟用了解當?shù)匦枨蟮募糨嫀?,準確到位的譯制以及本土化的宣傳營銷都將影響國劇“走出去”的質量。
除了以上幾點,劇集品質仍是影響國產劇海外發(fā)行成功與否的核心要素。無論是早期的《還珠格格》《西游記》還是近期的《瑯琊榜》《白夜追兇》《長安十二時辰》等劇集,成功“出海”的背后都有精良的制作水準背書。
當下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豆瓣評分高達8.6分,在海外視頻平臺viki上線后評分也達到了9.5分。
劇集從故事、臺詞到服化道都相當考究,集中展現(xiàn)了“唐風古韻”,而拍攝手法和敘事節(jié)奏又十分國際化,“長鏡頭”的運用相當純熟,懸疑動作元素也非常符合海外觀眾的偏好。在工業(yè)化制作水準和傳播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間找到了較好的平衡。
《長安十二時辰》的出品方優(yōu)酷劇集中心總經理謝穎認為,國產劇真正走出去,挑戰(zhàn)在于打破題材、故事的慣性,“國產劇真正走出去,最重要的是探索題材的多元化、故事的年輕化和視聽語言的國際化。”
近兩年來,《都挺好》《破冰行動》《小歡喜》等一批電視劇的熱播掀起了現(xiàn)實題材的創(chuàng)作熱潮。如何提升中國現(xiàn)實題材影視作品的國際影響力,讓國外觀眾觸摸到真實的當代中國,用共通的價值觀超越國界引起共鳴,也將成為“國劇出海”的新趨勢。
無論從數(shù)量還是質量上,如今國產電視劇都迎來了“出海”的黃金期,《長安十二時辰》《小歡喜》僅僅是開始,期待著未來一批兼具“中國故事”和“世界表達”的優(yōu)質國產劇持續(xù)走出國門,向世界發(fā)出中國的文化聲音。
[1905電影網]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違者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