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wǎng)訊 八月未央,身邊就有很多人開始叫囂——
這個夏天已經(jīng)結(jié)束了?。?!
原因很簡單:《樂隊的夏天》上上周收官了。
這個被樂隊燃爆的八月,把所有人拉回了90年代中國搖滾黃金過往,一起為個性尖叫,為音樂“上頭”,連被烈日裹著的小日子都有了金色的輪廓。
但就在《樂隊的夏天》收官后的第6天,音樂氛圍還未散去,一部電影帶著更久遠的上世紀六十年代披頭士(The Beatles)的曲調(diào)席卷而來。
電影名就是最經(jīng)典的那首——《Yesterday》(《昨日奇跡》)。
01
靈感披頭士
假如這個世界沒有披頭士,它會是什么樣?
電影一開始,就拋出了這個問題。
連海報背景,都和披頭士的經(jīng)典照片一模一樣。
所有聚光燈都打向了公認的世界樂壇傳奇——The Beatles(披頭士樂隊)。
雖然披頭士真正的輝煌時期才短短十年,但他們?yōu)槿蛞魳纺酥寥祟惿鐣呢暙I是無限的。
他們改變了流行音樂的很多東西。
在披頭士之前,搖滾音樂是音樂家對于社會與人生的一種思考,他們的表達方式比較單一,是囿于某種模式、群體和理念的。
但披頭士讓搖滾音樂成為了一種音樂語言,讓無數(shù)喜歡音樂的人,對它有了一種全新的認識與熱愛。
在具體的音樂創(chuàng)作手法上,披頭士樂隊徹底改變了很多過去慣有的音樂創(chuàng)作技法。
過去搖滾音樂的節(jié)奏基本是四四拍,披頭士的作品卻打破了這個界限,四五拍、五四拍、四二拍的搖滾樂被他們創(chuàng)作出來。
節(jié)拍規(guī)律被打破后,所有人耳目一新。
在旋律方面則更是如此。
喜歡搖滾音樂的人,最開始是不太注重旋律的,他們強調(diào)的往往是節(jié)奏及其承載的精神表達。
但披頭士樂隊的旋律非常美,特別是在六十年代樂隊創(chuàng)立初期,他們的很多作品就像是情歌,但同時又放在搖滾音樂的表達方式里。
他們還使用了很多復雜的新調(diào)式、曲式。
比如,過去基本所有作品都是“AABA”的段落,但披頭士認為這樣太禁錮音樂的表達。因此,他們打破了這一切,創(chuàng)作出很多“ABC”段的作品。
此外,過去一首流行歌曲長度一般在兩到三分鐘,但披頭士的作品長度有五分鐘、七分鐘,也有八分鐘的。這種時長變化雖然只是形式上的改變,但實際上實現(xiàn)了音樂的延伸。
有很多人說,披頭士對于流行音樂最大的貢獻是——讓音樂真正自由。
02
“替代”披頭士
有了這樣一個傳奇樂隊,有了由它出發(fā)的靈感,導演和編劇提出了上面那個問題。
假如,這個世界沒有披頭士。
(?下文有劇透)
一次突如其來的全球停電奪走了這個世界的很多東西,可口可樂、哈利波特,還有...披頭士樂隊。
倒霉到就在那一秒被車撞倒的男孩,莫名其妙躲過了這一場記憶“掠奪”。
他還會唱披頭士的歌,還保留著自己的音樂夢想。
更重要的是,所有人都把這些音樂當成了他的原創(chuàng),他成為了每到一個地方就能不借助任何樂器寫出一首好歌的樂壇天才。
他即刻擁有了目光、崇拜和舞臺。
憑借披頭士的音樂,這個不名一文的男孩征服了全世界。
唯獨少了那個青梅竹馬的女孩。
他守護著自己這個不為人知的秘密,忍受著每夜每夜的被指責、質(zhì)疑、拆穿一切的噩夢,在追求功名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他和女孩之間就像出現(xiàn)了一道鴻溝,失戀甚至讓他成為了對身邊人喜怒無常的典型“成功人士”。
他去到一個又一個披頭士舊址,“創(chuàng)作”了一首又一首披頭士的經(jīng)典音樂,直到他在一所海邊的房子里見到了與心愛太太相守到老的約翰列儂...
03
致敬披頭士
到這里,它已經(jīng)是一部妥妥的致敬片。
但同為“致敬片”,本片與今年大熱的傳記色彩濃重的《波西米亞狂想曲》很不一樣。
一方面,影片里的很多披頭士歌曲,勾起了歌迷的無數(shù)金色回憶,再嫁接在青春、愛情、夢想的故事主題上,整個氛圍簡單輕松。
另一方面,在披頭士樂隊的大量作品里,本片挑選出來的歌曲都是為劇情服務(wù)的。但這也導致他們的選擇較有局限性,很大程度上無法真正表達那個時代最好的音樂作品。
同時,這樣的故事架構(gòu)也意味著片中的致敬還是相對淺層次的。
因此,這不可避免地引發(fā)了很多爭議——
將披頭士“聯(lián)結(jié)”到商業(yè)化的青春、夢想題材故事之上,到底是不是在販賣情懷?
畢竟披頭士活在很多人心里,有些樂迷不會允許自己內(nèi)心的東西變成一部商業(yè)電影呈現(xiàn)出來。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在假設(shè)失去“披頭士”的100分鐘里,我們聽著那些熟悉而美妙的音樂,用力地擁抱了那個時代。
影片中有幾個段落非常感人。
當兩位老年歌迷和男主角三個人發(fā)現(xiàn)了彼此都是那個“特殊”的人之后,所有樂迷都會產(chǎn)生強烈的代入感,把自己想象成另外兩個人中的一個。
他們不再只是一個觀眾,而是突然間成為了那個還留存的見證過“披頭士奇跡”的那個人。
它賣了個小小的關(guān)子,先遞過來一個黃色潛水艇,看懂的觀眾會心一笑。
接著,三人拉著手,一起唱著《黃色潛水艇》這首歌,銀幕前的觀眾也跟著熱淚盈眶。
而最后一首《Hey Jude》響起時,則成為了一種儀式,每個人都在這首歌里找尋自己的意義。
很多人懷著對披頭士的追憶和熱愛走進影院,而這一刻則是最最重要的時刻。電影散場,觀眾都久久沒有散去,直到最后一個音符落下。
還好這個世界有過披頭士。
還好我們一直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