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專稿“制作《天氣之子》的目標是希望超越前作《你的名字?!?/a>”。
三年前,《你的名字?!纷?a href="http://www.azyedu.com.cn/mdb/star/8454/" target="_blank" data-type="figure" data-id="8454">新海誠名聲大噪,從一名小眾動畫導演搖身一變,走向大眾市場。該片當年在日本豪取250億票房,全球票房也創(chuàng)紀錄拿下3.3億美元,超越《千與千尋》成為全球最賣座的日本電影。
三年后,新海誠以突破自我為愿望,帶來了新作《天氣之子》,仍然受到日本本土觀眾的青睞。截至目前,日本票房已經突破140億日元,還將代表日本沖擊明年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
不過,《天氣之子》真的超越了《你的名字。》了嗎?
先從票房來看,雖然目前登頂日本年度票房冠軍,但這個數(shù)字還遠遠不及《你的名字?!?。中國內地上映首日開畫4500多萬元,在不考慮競爭對手的影響因素下,同期對比前作7600多萬的首日票房,還是有些差距。
再看觀眾評價,《你的名字。》在豆瓣上穩(wěn)居8.4的高分,《天氣之子》為7.1分,也落后不少。
無論是從《秒速五厘米》開始追捧新海誠動畫的中國影迷,還是基于這兩部動畫電影在中國內地的觀眾畫像分析,新海誠動畫的核心受眾群體一直都是30歲以下的青少年。
對于《天氣之子》,大部分還是稱贊影片有新海誠式的經典畫風和動聽的音樂,但是在故事層面出現(xiàn)了很多批評的聲音:“劇情真是迷之又迷”、“整體故事像一個俗套的輕小說”、“太多邏輯硬傷、東拉西扯的劇情以及強行圓滿的結局。”
新海誠照樣訴說少男少女的戀愛絮語,是現(xiàn)在的觀眾口味變了,還是新海誠變了?40多歲的他正處于創(chuàng)作生命的旺盛期,在嘗到《你的名字?!穾淼纳虡I(yè)甜頭后,難道他開始陷入瓶頸了?
《你的名字。》模式2.0?
《天氣之子》的創(chuàng)作念頭來自新海誠抬頭仰望天空的某一刻:“如果能飛到積雨云上放松一會兒那該多好”,正是這個想法促使他創(chuàng)作這一部關于天空的動畫。
電影的制作周期為一年,幕后團隊主要還是《你的名字?!钒嗟?,包括制片人川村元氣、角色設計田中將賀以及配樂RADWIMPS樂隊等。
作畫監(jiān)督換成了吉卜力出身的田村篤,美術監(jiān)督換成滝口比呂志,后者曾與新海誠合作《言葉之庭》——和《天氣之子》一樣,場景畫面也都充滿雨水。
全片有1700多個鏡頭,比《你的名字?!范嗔?00多個,每一幀都經過制作團隊的確認。如果僅看海報或劇照,大概會產生一種錯覺:這是又一部《你的名字?!??
是的,還是新海誠細膩唯美的畫風,實景照片結合后期繪制、加重鮮艷色彩、運用光影明暗對比等,這種對現(xiàn)實場景進行極度渲染與美化,在平凡生活里展現(xiàn)物哀之美,是新海誠動畫的標志性風格。
《天氣之子》在畫面上的升級之處在于增加場景的復雜度與現(xiàn)實度,新海誠特別邀請氣象專家為積雨云與雨水的呈現(xiàn)狀態(tài)提供專業(yè)修改意見。另外,新海誠還在畫面設計上同時使用兩個太陽光源,力圖打造更加漂亮的光影效果。
這個故事可以看成是“《你的名字?!返慕忝闷?rdquo;,背景設定同樣是基于古老傳說,前作是關于紅繩與黃昏的命運聯(lián)結,這回是展現(xiàn)傳承千年,能夠控制天氣變化的特殊人物“晴女”。
從海島離家出走到東京打拼的16歲少年帆高,偶遇在東京與弟弟一同頑強生活的少女陽菜,得知陽菜是能驅散陰雨的“100%晴女”后,他們開始做起生意,去幫助需要短暫晴天的人們。
當大雨延綿不絕,陽菜決定獻出生命以徹底改變天氣,此時帆高在愛情與世界命運之間,做出了他的選擇。
影片中的場景,如東京都市,新宿站,神社等,大致都能在《你的名字?!分姓业綄?。而新海誠似乎也想形成自己的“電影宇宙”,植入了不少前作的彩蛋:出現(xiàn)立花瀧和他的奶奶,帆高買戒指時給予他意見的店員是宮水三葉。
![]() |
立花瀧和他的奶奶 |
《你的名字?!分阅軌颢@得巨大成功,很大原因是在故事上借助了“時空轉換”和“身體互換”這兩種一直以來都深受觀眾喜歡的主題概念。
前者提供了敘事結構的游戲,如《源代碼》《星際穿越》等一大批科幻懸疑電影,為觀眾提供了入迷與持續(xù)解謎的空間,后者帶來奇觀效果,《兩生花》、《大話西游》等都是經典例子。
《天氣之子》有整座城市都被陰雨籠罩的奇幻設定,看似氣勢恢宏,遺憾的是,只停留在視覺上的美感,“晴女”的傳說或200年前東京原是大海這樣值得深挖的點都沒有進一步深入展開,最后落點在一段中二愛情上,格局顯得非常小。
新海誠擅長的MV式抒情節(jié)奏,配上男/女主角的獨白或旁白,在動畫短片上還可以彌補他敘事能力的不足,但《天氣之子》就暴露出了他的這項短板。
他在劇作上嘗試走三幕劇的類型化模板,起承轉合比較生硬,電影角色還設置了相當套路化的正反對立,帆高與陽菜的相愛過程缺乏細節(jié)支撐,難有說服力;陽菜以“晴女”的形象出現(xiàn)在公眾面前,卻絲毫沒有引起國家和政府機構的關注;警察被塑造成反派形象,帆高被抓捕后居然還能揣著手槍輕松逃跑,他在鐵軌上的一段“日劇跑”完全脫離了現(xiàn)實;而更嚴重的是,陽菜愿意主動獻出生命,沒有交代她的任何情感動機...
這些經不住細品的劇情發(fā)展與邏輯問題間接阻礙到我們對男女主角的情感共情,難以產生共鳴。
《你的名字?!肥切潞U\在動畫長片上的一次意外成功?這次,他好像又變回了那個不太會講故事的動畫導演了。
新海誠的不變與變
從《她和她的貓》到《天氣之子》,無論是20歲還是40歲,新海誠都在創(chuàng)作中保持著難能可貴的少年感,堅定不移地在片中制造純情與浪漫。
“比起晴空,我更需要你!”,《天氣之子》所展現(xiàn)的愛情既是《小情歌》里寫的這句“就算大雨讓整座城市顛倒,我會給你懷抱”,也像是瓊瑤式的誓言“山無棱,天地合,才敢與君絕”。
刻骨銘心的愛情背后,是新海誠動畫永恒不變的表達主題:距離與秘密。在基于距離的雙人秘密里,直擊他們對愛情的執(zhí)著與疼痛。
《星之聲》中被宇宙分離的異系戀情侶;《云之彼端,約定的地方》里被分成兩個部分的日本;《追逐繁星的孩子》里的現(xiàn)實與死亡國度;《言葉之庭》里的師生戀;《你的名字。》中的時空相隔;《天氣之子》里的生與死以及被天空分隔在兩端的帆高與陽菜...
![]() |
新海誠過去的作品 |
基于時空、城鄉(xiāng)、年齡、性別差異,男女主角小心翼翼,共同守護的愛情又或是默默拯救世界命運的壯舉,基于距離而顯得動人。
新海誠動畫常被評價為“治愈系”,從《天氣之子》里看到的,還有新海誠對“世界系”創(chuàng)作的延續(xù)和改變。
什么是“世界系”?
根據(jù)日本二次元研究專家東浩紀的定義,“世界系”就是“主人公(我)與女主角(你)為中心的小小的關系性問題,中間沒有夾雜具體設定,與世界的危機及世界的滅亡等抽象的大問題直接聯(lián)系的作品。”
簡單來說,就是聚焦少年和少女之間的純粹愛情,但他們的命運與世界危機或世界滅亡等直接聯(lián)系。人物設定往往是宿命化的戰(zhàn)斗美少女(你)與沒能力少年(我),少年需要在對方與世界之間做出抉擇,最后大多是犧牲小我,成就大我。
EVA是“世界系”的關鍵作品,新海誠先前的多部動畫《星之聲》、《云的彼端,約定的地方》和《你的名字?!芬捕紝儆?ldquo;世界系”。
《天氣之子》里的帆高和陽菜完全符合“世界系”的人設分配,漫長的雨天更明確指向“世界的危機及世界的滅亡”。
定義里的“中間沒有夾雜具體的設定”其實是指“去社會化”,就是忽略不談國家、社會等外部環(huán)境對世界危機的做法,而把一個龐大的世界問題濃縮到男女主角的感情問題上。
不過《天氣之子》里,“社會化”的介入明顯變多,帆高非法持槍、拒捕、襲警等行為,加強了對立沖突,也讓他與陽菜之間的愛情變得不夠那么純粹。
對比《你的名字?!罚潞U\對“世界系”結局的處理方式也改變了。
前作是立花瀧既回到過去拯救了小鎮(zhèn),又重回當下與宮水在街頭偶遇,即使留了懸念,總歸是皆大歡喜的結局。這回,帆高不讓陽菜獻出生命,雖然兩人重聚,東京卻永遠陷落于大雨之災,結尾沒有達到兩全其美。
從《追逐星星的孩子》、《言葉之庭》、《你的名字?!返健短鞖庵印?,新海誠近幾部動畫作品對社會狀況、氣候變化、年輕人非法打工的貧困問題等現(xiàn)實層面都有所指涉與討論。新海誠對當下世界的發(fā)展狀況愈加悲觀,也影響了他的創(chuàng)作風格。
新海誠成名后被動畫界寄予厚望,稱他是“新宮崎駿”。在個人風格與受眾范圍上,他的確是宮崎駿之后最有前途的動畫導演。
雖說總愛沉迷男女之間的小情小愛,但《天氣之子》也讓我們看到他對外界社會有了更多關注和思考。只是由于劇作能力過于薄弱,對現(xiàn)實議題與愛情的處理失衡了,思想高度也遠不及前輩宮崎駿。
《龍貓》和《千與千尋》修復后還能在中國內地受到追捧,創(chuàng)造票房佳績,數(shù)十年后的《天氣之子》也能成經典嗎?很難認定新海誠就此陷入瓶頸,只是接下來,他必須得再加把勁了。
[1905電影網]獨家原創(chuàng)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文章配圖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編輯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