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贅婿》《山河令》等劇集的熱播,市場再度迎來了網文IP熱潮,多年來向電影、劇集領域輸送一系列IP并取得顯著成績后,網文平臺也將下一個目標瞄準到了短劇市場。今年以來,包括閱文、七貓、米讀、番茄小說等網文平臺紛紛牽手短視頻平臺,面向市場推出短劇內容,并以扶持計劃鼓勵個人創(chuàng)作者和機構加入短劇創(chuàng)作中,在推動短劇市場發(fā)展的同時也進一步拓寬了網文IP的變現形式。
由長至短
進一步拓展網文IP商業(yè)形態(tài)
回顧近年的電影和劇集市場,不難發(fā)現其中很大一部分爆款內容都出自網文IP。從網文界頂流IP改編的《鬼吹燈》系列到奧斯卡提名影片《少年的你》,從現象級劇集《陳情令》到兼具口碑和熱度的《慶余年》,近年來由網文IP改編成的爆款影視作品層出不窮。
在影視劇等長內容開發(fā)上初步探索出一條成熟的道路后,網文IP的開發(fā)模式也被移植到了新興的短劇上。與長內容相比,短劇通常有著改編成本低、投入周期短等優(yōu)勢,去年以來,市場上分別出現了《權寵刁妃》《我的契約男友》《御賜蠻妃》等數十部改編自網文IP的短劇內容。由于當下大多數網文平臺推出的都是免費閱讀模式,變現能力較低,而通過推出這些短劇內容,平臺不僅能加速推動網文版權的IP化,讓爆款網文獲得更多的傳播途徑,同時也能為平臺作者帶來多樣化的收入,進一步拓展網文IP的商業(yè)形態(tài)。
以去年4月推出的《權寵刁妃》為例,短劇改編自米讀平臺的同名言情網絡小說,在上線快手小劇場后首季播放量便突破4億,多次登上單日最熱榜單Top1。在平臺千萬粉絲級頭部KOL御兒的加持下,《權寵刁妃》也順利實現出圈,在優(yōu)酷、芒果TV等平臺獲得首頁推薦,高曝光量還進一步助推了原著IP的走紅,在米讀、快手等平臺的相關評論中,關于該劇第二季的呼聲也日益高漲。
除了常規(guī)的IP開發(fā)外,網文平臺還通過解鎖更多商業(yè)玩法,為IP帶來更多商業(yè)價值。在去年上線的《我的契約男友》中,平臺進一步探索品牌合作模式,獲得了王老吉的獨家冠名;而在短劇《冒牌嬌妻》上線期間,平臺首次在短劇內容中嘗試全集付費模式?!睹芭茓善蕖飞暇€不到24小時后付費人次便過萬,單集點贊超過50萬,成為去年短劇市場中的爆款內容之一。
攜手短視頻平臺
網文平臺變被動為主動
傳統IP開發(fā)模式往往有著投入成本高、開發(fā)周期長等缺陷,通常只有影響力較大的頭部IP才能獲得商業(yè)回報。而在過去的影視劇開發(fā)中,網文平臺大多也都只擔任版權提供的角色,與影視公司各司其職,極少介入內容制作環(huán)節(jié)。與長內容相比,短劇開發(fā)模式周期更短、更易操作,在此基礎上,網文平臺在IP開發(fā)過程中的參與度也得到空前提升,相比僅僅作為版權提供方,多數網文平臺更傾向于親自下場,擔任短劇內容的制作和生產方。
去年9月,趣頭條旗下網絡文學產品米讀便宣布與快手就短劇IP開發(fā)達成戰(zhàn)略合作。在這一合作模式下,米讀將為快手提供平臺熱門IP改編的短劇內容,而快手則提供獨家播出平臺,短劇在快手小劇場首發(fā)獨播后,快手將給予其更多的流量和宣發(fā)支持,幫助IP內容有效破圈,強強聯手下開辟了網文平臺的IP孵化新思路。據了解,今年米讀還計劃推出30部短劇,類型覆蓋甜寵、懸疑、玄幻等,以滿足不同用戶的觀看需求。
背靠頭部互聯網公司,意味著網文平臺有了更豐富的資源進行IP開發(fā)和推廣。去年以來,百度旗下的七貓小說便針對短劇內容拍攝了大量廣告,并在短視頻平臺、百度站內進行投放。與此同時,七貓小說還首創(chuàng)了“書劇聯動”的推廣模式,為平臺帶來了大量的流量,比如,每當一部熱播劇上線時,用戶便會收到“閱讀原文小說”的彈窗提示,由此達到為平臺小說引流的目的,通過書劇聯動的方式成功為平臺IP帶來更多曝光量。
近兩年來,擁有海量資源的字節(jié)跳動也開始入局短劇市場,加快網文IP的短劇化。自2019年開始,字節(jié)跳動便開始有針對性地收購和投資網文公司,如掌閱科技、九庫文學、吾里文化、塔讀文學等。今年2月,同屬于字節(jié)跳動系的番茄小說、塔讀文學、抖音聯合業(yè)內頭部影視公司唐人影視,宣布推出微短劇《星動的瞬間》,該劇由番茄小說與塔讀文學提供內容IP支持,抖音平臺獨家播出,上述一系列動作也顯示出了字節(jié)跳動布局短劇市場的野心。
除了加快網文IP的短劇化外,網文平臺還紛紛推出扶持政策,以吸引更多優(yōu)質創(chuàng)作者加入,保障IP的持續(xù)產出。2020年4月,番茄小說宣布在現有福利體系基礎上,推出“星火計劃”,為簽約作家提供創(chuàng)作保障,給優(yōu)質新書分階段發(fā)放現金補貼。另一家頭部網文平臺米讀也早早地就發(fā)力原創(chuàng)內容生態(tài)建設,通過流量傾斜和開通用戶打賞等方式鼓勵原創(chuàng)作者。2020年米讀全平臺累計打賞次數超80萬次,其中熱門小說《大叔,乖乖寵我!》獲近10萬用戶打賞。去年4月,米讀還推出“平民英雄”計劃,以不低于10億元的資金及流量資源扶持作者,進一步強化平臺原創(chuàng)內容建設。
入局短劇市場前途光明
但網文IP變現仍有難度
長期以來,大多數網文平臺都只有付費閱讀這一種單一的變現模式,短劇內容的興起讓網文平臺看到了更多的營收可能,但同時也需要看到短劇開發(fā)中所面臨的風險。比如,在前期IP開發(fā)中,如何選擇評估觀眾感興趣的IP、制定出符合市場發(fā)展的IP選取邏輯是重中之重。實際上并非所有爆款網文都適合改編成短劇作品,即使是米讀這樣的頭部平臺,在去年初涉短劇市場時面對平臺龐大的IP內容儲備最終也僅選出了4部作品進行短劇孵化。
目前短劇的變現方式主要包括平臺采買、付費分賬及廣告植入等幾種方式。其中平臺采買的方式對于網文平臺而言較為被動,在短劇制作完成后往往被播出平臺壓低價格,最終的商業(yè)收入并不理想,因此多數網文平臺所采取的都是付費分賬以及廣告植入這兩種模式。通過付費觀看,網文平臺與播出平臺(通常是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進行收益分成,比如去年的《冒牌嬌妻》便是短劇分賬付費的首次嘗試。然而分賬模式在網劇、網絡電影等長視頻領域已經發(fā)展成熟,在短劇領域屬于新型模式,目前業(yè)內尚未出現真正能夠獲得可觀收入的案例。據了解,除了類似米讀這樣的頭部網文平臺外,多數網文平臺推出的短劇內容并不具備變現能力。
此外,面對短劇風口,包括視頻平臺、網文平臺等大量玩家蜂擁而至,勢必會造成賽道擁堵的狀況。大量內容混雜其中,難免出現跟風、抄襲等現象,對短劇行業(yè)的發(fā)展產生負面影響。比如在快手等短視頻平臺上,類似“霸道總裁”等內容雷同的短劇內容就多達數百條,內容同質化嚴重,長此以往不僅拉低整個行業(yè)的水準,更會阻礙短劇的變現途徑。
文淵智庫創(chuàng)始人王超在接受采訪時也談到了對網文IP開發(fā)的擔憂:“網文平臺掌握IP,原則上是整個衍生產業(yè)鏈的核心。網文通過IP衍生電影、漫畫、短劇等領域,的確有潛力,不過網文最火爆的題材仍然是玄幻修仙等題材,在影視市場中不占據主力位置”。
當然,網文IP的短劇化以及商業(yè)變現離不開平臺之間的通力合作,作為短劇的主要播出平臺,去年以來各大短視頻平臺推出了一系列扶持計劃,以資金支持、流量傾斜等方式推動短劇發(fā)展,幫助短劇內容更快變現。去年下半年,快手與眾多短劇創(chuàng)作者、網文平臺以及影視機構一起,推出“星芒計劃”,全網征集1000部精品短劇,以更高的獎勵機制來扶持短劇內容創(chuàng)作。在去年12月的騰訊微視火星計劃發(fā)布會上,微視也宣布將重點投入微劇賽道,以10億資金、百億流量扶持微劇業(yè)務的發(fā)展。而憑借《做夢吧!晶晶》首度進軍微短劇賽道的抖音,在今年也計劃重點推出30+部精品微短劇內容,其中不乏由網文IP改編的作品。
結語
隨著越來越多的網文平臺加入短劇領域,為短劇內容提供了源源不斷的IP支持,與此同時短視頻平臺也在積極布局,拿出更多的流量和資金扶持短劇發(fā)展。未來網文IP有望成為短劇的主要內容來源,而短劇市場的蓬勃發(fā)展又能夠反哺網文平臺,為平臺、IP和作者帶來更多收益,由此為網文IP的短劇化探索出一條成熟的商業(yè)變現模式。
— THE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