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wǎng)專稿 很久很久以前的今天,有一位美麗的公主被惡龍困于深山,勇士喬治只身戰(zhàn)勝惡龍,解救了公主,作為報答,公主送了他一本書作為答謝禮物。
因此從那時的4月23日,每年西班牙的少年少女們都會互送禮物,男孩送女孩鮮花,女孩回贈書籍,4月23日成了玫瑰花與圖書日,因而也順其自然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世界讀書日。
而好似約好一樣,著名的劇作家莎士比亞與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都在這一天離開這個世界,而美國作家納博科夫、法國作家莫里斯·德魯昂以及冰島諾貝爾文學(xué)獎得主拉克斯內(nèi)斯等多位文學(xué)家在這天出生。使得4月23日的世界讀書日更具書香意味了!
現(xiàn)在,大部分人仿佛更愿意約朋友看場電影,卻很少有人會選擇獨(dú)自讀一本厚重的書。但電影從未遠(yuǎn)離過文學(xué)。在閱讀時我們或許會聯(lián)想到某個電影場景,而許多改編文學(xué)作品的電影中,一幀幀的畫面里我們或可體會字里行間的細(xì)膩書寫。
@陳更:我很喜歡電影這種形式,它和書籍能呈現(xiàn)出不同的東西,比如人物的默默對視的眼神戲,雖然不說話,但那種情感張力是非常打動人的,是文字所表達(dá)不出來的世界。
電影常常需要從文學(xué)中借力,@陳更:電影與古詩詞有很多共同點(diǎn),比如說非常強(qiáng)調(diào)感情、簡練。中國式的美是“松月生夜涼、風(fēng)泉滿清聽”的,它是懂留白的,有恬淡寧溫的境界的。而電影同樣需要留白,克制。
書籍也常常是表演的起點(diǎn)。在我們今日影評欄目組特別策劃的表演文化傳承節(jié)目《今日影評·表演者言》中,演員朋友們就在《我的表演手記》中分享了他們喜愛的書。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表演者們的書架最愛吧!
推薦書目:《阿Q正傳》
@陳更:演員也要擁有的一種能力就是能用面部表情來反應(yīng)心理活動,陳建斌老師推薦的《阿Q正傳》就是用一個非常特別的角度體現(xiàn)人物心理的一本書。
推薦書目:《聾啞時代》
已成為孩子爸爸的演員董子健,在電影《刺殺小說家》中出演了一位沉浸自己世界的小說家,身上卻仍不失那份獨(dú)特的少年感,這估計離不開他喜愛的這本《聾啞時代》,雙雪濤的這本《聾啞時代》就是在描述少年的自我意識覺醒的過程。
推薦書目:《蛤蟆的油》
秦海璐所演的角色多元卻扎實(shí),每個人物都讓觀眾印象深刻,是個常常被稱為演技派的演員,但演技需要具備一種對每個人物深刻體悟代入,再靈活切換回自我的能力,這應(yīng)該少不了秦海璐喜歡的《蛤蟆的油》書中所講的那種審慎自我和勇于直面自我的自省勇氣的幫助。
《我的表演手記》
表演是一種文化,演員呈現(xiàn)更加具有生命力的角色,需要由內(nèi)而外的體悟自我,體悟生活,體悟知識。@陳更:我們看到這些愛讀書的演員都是很受肯定,票房俱佳的演員。因?yàn)殡娪坝泻芏嗟胤綍S,然后有時會用一些倒敘插敘的手法,就會舍去一些表演細(xì)節(jié),但他們的表演可以讓你感受到完整。
@陳更:假如你的人生是一段長100厘米的繩子,而你的人生單薄的話,那就只能把它分四段,每25厘米一段,當(dāng)你讀過很多書,變得深邃而細(xì)膩了,你就可以把握人生每一厘米的分段。演員易烊千璽也在多次訪談中會給自己定讀書計劃:“每天都會讀上一點(diǎn),一段完全放空之后,條件反射似的,職業(yè)性的節(jié)制與自律又回來了。”
@陳更:電影人讀書的號召力和影響力是巨大的。像這類表演者的讀書分享,并不止于今日的讀書日,比如易烊千璽的粉絲們和湖南懷化政府公益組建的易烊千璽圖書館。
此外網(wǎng)上還有明星帶著大家讀書的話題:和劉亦菲一起每天讀書一小時的、王珞丹的#書丹#,韓雪的書架等,這些熱愛讀書的演員讀書帶動著更多影迷也愛上了讀書。
這春意盎然的時節(jié),正是扣響精神大門的好時候~
[1905電影網(wǎng)]稿件,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違者將追究其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