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雙時空敘事,革命歷史劇《大浪淘沙》串聯(lián)起“五四運動”到中共“七大”召開的黨史主脈絡,刻畫歷史浪潮之下的人物命運,尋找現(xiàn)當代青年與革命先輩們跨時空的精神共振。
作者:北冥
6月3日,列入國家廣電總局慶祝建黨百年展播活動的劇目《大浪淘沙》收官。該劇由劉星編劇,嘉娜·沙哈提執(zhí)導,保劍鋒、成泰燊、海清、孫立石等主演,以當代青年陳啟航的視角,回望毛澤東、陳獨秀、李大釗、董必武、何叔衡等早期中國共產黨人,籌建中國共產黨的前后過程,以及為共產主義事業(yè)奮斗的人生歷程。
6月6日,由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浙江省委宣傳部、浙江省廣播電視局主辦的電視劇《大浪淘沙》研討會在京舉行,該劇主創(chuàng)代表與業(yè)內專家學者,圍繞該劇敘事手法、人物塑造、傳播效果等方面進行了討論。
劇中一句臺詞說道,“中國共產黨的早期組織中,不斷有人加入或退出,退出的理由各有不同,但留下來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對共產主義的認同和對信仰的堅守?!比缤瑒∶暮x——“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雙時空敘事,串聯(lián)起兩代“年輕人”
“大家好,我是陳啟航……”跟隨視頻博主陳啟航的講述,鏡頭被拉回到1921年,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重現(xiàn)在觀眾眼前。
《大浪淘沙》采用雙時空敘事,串聯(lián)起“五四運動”到中共“七大”召開的黨史主脈絡,為現(xiàn)代青年與歷史人物發(fā)起了一場“精神連線”。
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lián)合會副會長李京盛說,劇中的雙時空敘事有兩個特點:第一,提供了年輕人看待歷史的角度;第二,這不僅是一種吸引觀眾的形式,也是對中國共產黨歷史思想文化特征的一次重新發(fā)現(xiàn),表現(xiàn)黨史中的青春。
“陳啟航等當代青年的直接講述,可以刪繁就簡,解構故事,串聯(lián)情節(jié),把13個一大代表和幾個主要中共創(chuàng)始人在不同空間的活動連在一起?!蔽乃囋u論家李準這樣評價該劇藝術呈現(xiàn)方式的作用。
對于創(chuàng)作這部劇的初衷,導演嘉娜·沙哈提說,“我們想通過這部劇展現(xiàn)人物命運的軌跡,引發(fā)觀眾的思考,讓觀眾更真切地感受到那一代共產黨人在血雨腥風中探索出一條符合中國實際的革命之路絕非易事?!?/p>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視劇司藝術處處長劉文峰說,“在慶祝建黨100周年的重大時間節(jié)點,《大浪淘沙》播出并收獲諸多好評,體現(xiàn)了在策劃、創(chuàng)作、播出中整個團隊的責任擔當?!?/p>
寫活群像戲中的“人物”
群像劇角色復雜繁多,如何讓人物形象飽滿、有血有肉,是該類型作品的一大難題。《大浪淘沙》中不僅有13位一大代表,“南陳北李”,還有1921年-1945年之間為革命奉獻、犧牲的黨員和志士。
而以“真”動人,深度挖掘人物的情感和成長,使得《大浪淘沙》成功解決這個難題,同時,劇中不僅有正面的形象塑造,也有對反面人物的刻畫,這使得劇中人物形象更加豐富、飽滿。
革命為先,細膩的情感同樣令人動容?!皠≈?,伍若蘭、楊開慧為革命犧牲后,毛澤東、朱德兩人之間的相互安慰,感人至深。”提起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時,中共黨史專家、一級教授、少將邵維正說。
“陳獨秀的形象也十分豐滿,讓人印象深刻。”《中國藝術報》總編輯康偉談道,陳延年犧牲后,陳獨秀月下獨酌等場景,讓他感受到了藝術震撼力。
此外,劇中還塑造出了一批特色鮮明的女性人物,例如王會悟、高君曼、徐全直、向警予等。她們真實飽滿,帶著女性解放覺醒的風華。
例如劇集對王會悟這個人物的刻畫,既詮釋了她守衛(wèi)中共“一大”召開的全過程,也講述她與李達的戀愛、她在戰(zhàn)亂中的奔波堅強、她痛失愛女后的傷痛等?!八秊楦锩鼱奚饲啻?,犧牲了家庭?!鄙劬S正說,“劇中對王會悟人物的塑造,讓大眾對她有了新的認識?!?/p>
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戴清說,劇中的政論體語言有助于直觀呈現(xiàn)人物的個性命運。“政論體的獨白不光有助增強人物性格的塑造,它也能對戲劇沖突產生推動作用。全劇人物語言、臺詞都呈現(xiàn)出政論體色彩,強化了這部劇的思辨性?!?/p>
編輯 | 隨芳芳 朱曉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