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wǎng)專稿 第三十五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典禮已于上周落下帷幕,《長津湖》在萬眾矚目下捧走了最佳故事片的獎杯,同時影片導演陳凱歌、徐克、林超賢也獲得了最佳導演的榮譽。本期《今日影評》邀請到北京電影學院中國電影文化研究院院長吳冠平,與我們一同關注金雞獎的導演類獎項,談談做導演,如何才能稱得上最佳。
我們都說一個好導演成就一部好電影,一部好電影又能證明導演的實力,那么對于金雞獎這樣的專業(yè)獎項,如何考慮最佳故事片和最佳導演的獎項歸屬。最佳故事片和最佳導演,是兩個維度的衡量,最佳故事片是綜合攝影、錄音、美工、表演等各方面整體表現(xiàn)來評判作品,而導演是其中的樞紐,最佳導演獎就是褒獎導演作為這個樞紐發(fā)揮的作用。從這方面看,《長津湖》的三位導演獲得最佳導演獎實至名歸。
@吳冠平:《長津湖》的這三位導演都是久經(jīng)沙場的老將。頒獎詞中,其中有一條就是他們嫻熟的導演技巧,實際上這種嫻熟性其實就是發(fā)現(xiàn)、激勵并且最后整合。
在本次最佳導演的競爭中,《奇跡·笨小孩》的導演文牧野呼聲也很高,這部作品也是口碑和票房雙豐收。與文牧野相比,《長津湖》的三位老將勝在哪里?首先從體量上來說,《奇跡·笨小孩》跟《長津湖》相差不少,在題材上《長津湖》的拍攝難度也要大不少;然后《奇跡·笨小孩》對比起文牧野此前的《我不是藥神》,體現(xiàn)出來的進步并沒特別明顯。相比之下《長津湖》三位老將分工合作又能在表演、剪輯以及各處細節(jié)表現(xiàn)出如此的協(xié)同,這是十分難得的。他們找到一種方法,在保持自己原創(chuàng)藝術風格同時,在精神層面達成統(tǒng)一。
@主持人曉麗:我是不是可以理解為這一次的“最佳”,其實它是一個,非常有難度的“最佳”,因為對于大家來說、對于這個題材來說,它所要拍攝和制作的難度是非常大的。
@吳冠平:最重要的一個挑戰(zhàn)實際上就是處理這樣的一個大體量的戰(zhàn)爭題材的作品,并且它有很強的、意義表達上的一個規(guī)定性。第一次面對這樣的一個題材,三位導演寶刀不老,把它整合成了這樣的一部很有票房、同時又非常振奮人心的一部新主流大片。
除了最佳導演外,最佳導演處女作也受到業(yè)內(nèi)不少人士關注,這次獲得最佳導演處女作的是劉江江的《人生大事》。這些新人導演的處女作,展現(xiàn)出他們的才華。而我們在看新人導演的作品時,通常會采用和老將們不一樣的標準。對于最佳導演的老將們,我們會去看作品整體的完成度,而對于新人導演們,我們更著重于看他們的閃光點。
吳冠平把對新人導演的評價總結為“三想”:第一個是導演在創(chuàng)作時腦海中獨特的形象,比如《人生大事》里朱一龍演的角色,粗糙外表下有顆細膩的心,也是因為這個角色的可挖掘性,讓朱一龍有很大的表演空間,進而獲得最佳男主角;第二個是通過技術手段表達出來的影像,劉江江導演通過細膩的場景調(diào)度,來拍出影片里角色間的關系;第三個是通過影片傳達出來的思想,這些思想不一定要多深刻,但《人生大事》里對生與死的探討,確實真誠而打動人。
金雞獎最佳導演和最佳導演處女作,讓我們看到了導演在一部影片中展現(xiàn)的魅力。一個導演,他有話想講,并且能用利索語言把這句話表達出來,這就是好導演。在這個自媒體發(fā)達的時代,人人都可以是導演,但真正的優(yōu)秀導演,能敏銳地捕捉到時代的發(fā)展,并時刻保持表達的熱情。
[1905電影網(wǎng)]獨家原創(chuàng)稿件,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zhuǎn)載,違者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