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專稿 “堅決打擊黑惡勢力及其保護傘,這個決心我們從來沒有動搖過!”隨著這句鏗鏘有力的臺詞,又一部掃黑題材的電影登上大銀幕。
《掃黑行動》由“反貪風暴”系列導演林德祿執(zhí)導,周一圍、秦海璐、張智霖、王勁松、曾志偉等領銜主演,展現(xiàn)了套路貸、暴力催收、官商勾結等案件背后,掃黑干警掃黑除惡,打傘破網的決心與不易。
截至發(fā)稿時,影片票房已接近億元,在11月新片中名列榜首,也引發(fā)了廣泛討論。
一方面,《掃黑行動》的演員陣容可圈可點,內地與香港實力派演員之間的演技碰撞獲得觀眾認可;另一方面,也有影迷指出,影片存在反派較為臉譜化、劇情跳躍不連貫等問題。
1905電影網專訪導演林德祿,聽他講述如何在《反貪風暴》系列后再度出發(fā),又是如何與實力派演員團隊共同碰撞出這部掃黑題材新作。
演員:他們都是實力派
“拍《掃黑行動》,演員的表演是我最大的收獲”,回憶起影片的創(chuàng)作歷程,林德祿這樣總結。
雖然影片中既有香港資深演員也有內地實力派,擅長的表演流派也有所不同,但林德祿說,他們的共同點是都是“實力派”,“對于如何讓觀眾投入角色,都有各自的技巧。”
具體來說,香港演員沒有固定的套路,注重自然和真實,而內地演員往往經受過系統(tǒng)的科班訓練,對角色分析能力很強。
在他看來,兩種表演方式并不矛盾,而是相輔相成的,“比如吳孟達擅長的小人物嬉笑怒罵,與王勁松擅長的演技派演法,在對手戲時配合起來是很舒服的。”
秦海璐飾演的“女大佬”周彤也令林德祿印象深刻。她是片中最復雜的人物之一,秦海璐用細節(jié)詮釋出了人物反差的內心世界。
最初亮相的那場戲更讓人記憶猶新,“我從她的腳搖上去,到她的臉,她的神態(tài),我給她一套全紅的套裝,不是穿裙子,而是穿褲子,然后一個轉身,才發(fā)現(xiàn)她是這么強悍的角色。很短的時間就將她從以前銀幕上的形象,馬上變成了另外一個人,她的表演讓我很驚艷。”
影片的另一位“反派”張智霖則是林德祿從“反貪風暴”系列就密切合作的演員。這一次,他飾演的經濟學教授表面上溫文爾雅,慢條斯理,與張智霖一貫的“優(yōu)雅”形象非常符合。
林德祿也笑著認證:“智霖的性格比較隨和,用廣東人的說法就是很公子哥,喜歡享受生活。”
他還透露,這一次是袁詠儀力挺他接下這個反派角色。“他之前很少演反派,這次表演突破很大,也有神秘感,袁詠儀幫了他一個大忙,讓他的戲路多了很多可能性。”
在《掃黑行動》的演員表中,還有一個特殊的名字,那就是承載了無數(shù)人港片情懷的“達叔”吳孟達。
他在片中飾演一位充滿煙火氣的面館老板,雖然戲份不多,卻把小人物的淳樸善良,與無奈借貸的辛酸演繹得入木三分。
回憶起與達叔的往事,林德祿不禁感慨萬千,“我與吳孟達是識于微時,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我是第一期,他是第三期。”
兩人結緣的第一部戲是電視劇《大江南北》,那時24歲的吳孟達已經顯示出過人的天賦,“他雖然外表不是標準的小生,可誰跟他對戲百分百都會被他的氣場壓制住。”
《大江南北》
時隔多年,林德祿曾經想讓吳孟達在《反貪風暴》里客串角色,卻因達叔的身體原因未能成行,這次合作就被推遲到了《掃黑行動》之中。
林德祿回憶,達叔雖然只有三天的戲份,但每天都要“萬歲”(請客),買漢堡包請全場的工作人員吃,每天早上還會暖心地給大家發(fā)訊息,提醒他們注意身體,保重健康。
“他的人生已經到達了一個高度,不是我們這樣還在為生活忙碌,放不下各種東西的心態(tài),他已經在追求怎樣用一種從容的態(tài)度去面對人生,這是很值得我們尊敬的”林德祿說。
敢拍!將“掃黑”題材與類型片結合
從2014年的《反貪風暴》到2021年底的《反貪風暴5》,導演林德祿用7年時間,5部電影,21億票房打造了一個成功的警匪片系列。
在第五部之后,他剛好接到了《掃黑行動》的邀約,二者在題材與類型上的相似之處讓他有似曾相識之感,“把‘反貪’的感覺延伸到另一個故事中,這也算是創(chuàng)作上的一種變奏。”
很多人不知道,早在上世紀80年代,林德祿就開始深耕廉政題材作品,創(chuàng)作了《廉政第一擊》《四大探長》等一系列影視作品,對該類型十分熟悉。
這一次,他同樣將擅長的警匪類型片創(chuàng)作經驗放入《掃黑行動》的拍攝中。影片中的多場動作戲份,比如圖書館肉搏、爆破槍戰(zhàn)、追車狂飆等,都是林德祿的拿手好戲。
同時,他也將香港黑幫片的經典元素融入到反派的塑造中,在立足現(xiàn)實的基礎上進行了一定的戲劇化加工,“這些場景會讓觀眾快速產生強烈的共鳴,感受到黑惡勢力對社會的危害。”
談到“反貪”系列與《掃黑行動》的不同,林德祿認為,“掃黑行動”涉及的層面更廣,與每一位老百姓的關系更加密切。
在接到這一項目時,他就做了大量的案頭工作,很多真實案例都讓他深有觸動,尤其是影片著重呈現(xiàn)的套路貸和暴力催討案件,曾將很多年輕人引入歧途,釀成了無數(shù)人間悲劇。他也因此選擇這類案件作為切入口。
在林德祿看來,創(chuàng)作《掃黑行動》有重要的社會意義,不僅是向奮戰(zhàn)在一線的掃黑干警致敬,也有很強的普法意義和警醒作用,讓觀眾都能從中得到正向的引導,感受到平安與幸福的來之不易。
就像那句臺詞所說:“不管暗處有多黑,正義終將審判!”
[1905電影網]獨家原創(chuàng)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