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曹樂溪
冬至吃餃子還是吃湯圓?
這也許是南北地域食客爭論不休的話題。但歸根結(jié)底,人類對于碳水的熱愛是統(tǒng)一的。
叨叨就不糾結(jié),餃子湯圓都備上,打開“電子榨菜”《風味人間4·谷物星球》,看著蘸水豐富的鍋巴油粉與外酥內(nèi)韌的油炸豆腐簾子,眼淚不爭氣地從嘴角流了出來。
生長于熱帶雨林的榼藤子咱沒吃過,但新鮮的蠶豆炒入立夏飯,剛發(fā)好的豆芽卷入春餅,可是大家最熟悉不過的家常美味。
即便是當下味覺和嗅覺出走的小伙伴,也會被一塊豆腐乳就稀飯拯救乏味的肚腸。這是人類快樂最簡單純粹的時刻:吃飽了,幸福感與安全感就“豆”有了!
冬去春來,“豆”趣人間
春天的雅魯藏布江,尼瑪旺堆兄弟需要趁雨季到來前深入?yún)擦?,攀援藤蔓離地20多米,摘取中國境內(nèi)最大的豆莢——榼藤子。
不止得來不易,與幾乎所有的豆類一樣,榼藤子內(nèi)含有的皂苷和凝集素過量攝入易中毒。豆子加熱爆殼后,旺堆在父親扎西的指導下將榼藤子反復滾水烹煮,每煮一次,父親都要擺上一粒榼藤子。
宛如下棋人般的運籌帷幄,在9次煮沸后終于征服過江龍。榼藤子佐以辣椒和嫩韭菜爆炒,成為藏地家庭樸素而珍貴的佳肴。
數(shù)千年文明演進中,人類學會了與豆類的相處之道。
在《風味人間4·谷物星球》中,我們不止能看到豆子的四季生長帶給不同地域餐飲的多樣變化,也看到人類在依照自然節(jié)律生活中,通過美食寄予情感的細膩與溫厚。
初夏的江南,嵐嵐好奇地看著蠶豆在奶奶的巧手下變成戒指。
這還只是魔術(shù)的前戲,今天因為一家人團聚,奶奶將鮮蠶豆與咸肉、雷筍爆香,一碗清新爽口的立夏飯是江南地區(qū)的時令風俗,也蘊含著對孩童身體健康快快長高的祝福。
而等食用鮮蠶豆的季節(jié)結(jié)束,蠶結(jié)繭吐絲變?yōu)檠┌椎拿薅?,奶奶合計著,今年可以給兒孫們每人做一條蠶絲被了。
即便相隔萬里,人們遵循四時變化生產(chǎn)生活的智慧是相通的。
入秋的尤卡坦半島,米格爾一家在等待一場菜豆的豐收。玉米、南瓜、利馬豆抱團生長在同一片土地上,沿襲千年的米爾帕自然種植法,讓“生命三姐妹”形成了天然的互助生態(tài)系統(tǒng),而群居生活的人類同樣懂得配合的藝術(shù)。
米格爾全家25口一起上陣,收割完成后男孩們在米格爾爺爺?shù)闹笓]下制作地坑爐,女孩們忙著將豇豆摻入面團,玉米糊和雞絲的餡料被豆餅與芭蕉葉包裹,歷經(jīng)2個小時的烘烤成為瑪雅人欲罷不能的家常美食,裝點著家族聚會其樂融融的儀式感。
冬季的黑龍江,行走于冰面的董金福也許在想念老伴兒的拿手好菜。
天寒地凍冬藏告急,能下酒的蔬菜越來越少,但辦法總比困難多,妻子老高用一碗熱水喚醒綠豆,旺盛生長的豆芽搭配炒鵝蛋和醬香蒸肉,被春餅擁抱入懷,成為青黃不接的季節(jié)里的餐桌美味。
看似普通的豆子,在世界各地的餐桌上滋味百轉(zhuǎn)千回,而魔法師除了自然,還有天性樂觀、勤勞質(zhì)樸的人類。一年四季變豆為寶,與豆相處的過程讓我們掌握自然規(guī)律的奧義,亦讓生活變得更有滋有味。
風味里的家鄉(xiāng)味、人情味
最是撫人心
“在味覺和嗅覺都離我遠去的時候,看《風味人間》依然會忍不住哇哦~”
豆瓣評分9.5,《風味人間4·谷物星球》不僅讓眾多老饕隔屏垂涎欲滴,也在這個特殊的時期成為不少網(wǎng)友的電子榨菜,甚至卷到爭相看預告片的地步,畢竟用《風味人間》下飯,看過就是吃過了!
這一季的《風味人間》聚焦我們生活中離不開的谷物糧食,觀眾熟悉之余又不免感慨,即便地域迥異,食物里的家鄉(xiāng)味和人情味亙古不變:
有人對“麥浪涌萬年”中阿龍坐在竹竿上壓面的鏡頭念念不忘,有人驚艷于“稻香阡陌里”中布蘭特一家驅(qū)船采菰的“武俠片”場面,還有人掛念著“黍粟本嘉禾”娘娘灘上喝酸糜子粥的李來鳳,“想起我自己的奶奶了”。
從西班牙墨汁海鮮飯到墨西哥黑松露玉米,世界美食精彩萬千,但還是看到家鄉(xiāng)美味時,最讓人感到親切溫暖。
在東南亞美食中擔當調(diào)味主將的花生,來到嶺南同樣百搭。跟隨《風味人間4·谷物星球》的鏡頭來到晉江老街,朱涼涼從父親那里繼承的早餐店40多年只賣一味吃食,奶白綿密的花生湯搭配芋頭、油條或是手沖雞蛋,就是福建人最愛的一道在地小吃。
不過比花生湯更甜的,是每天早餐賣完,丈夫阿九都會騎車載著阿涼回家,收割一路鄰里街坊的艷羨。
同樣是夫妻店,云南的沈朝芝與丈夫楊光旭則需要起早貪黑翻山越嶺,去臨近的集市售賣鍋巴油粉。
“南澗油粉來了!”彈幕里本地網(wǎng)友最是眼尖,僅看到攤豌豆鍋巴的鏡頭就猜出了謎底。沈朝芝夫婦話不多但配合默契,一張鍋巴澆上一勺熱油粉,金燦燦的豆制品在巧手造化下,有了梯田般的層巒疊嶂。
集市小吃競爭激烈,楊光旭看這陣仗心里多少打鼓,“老婆,今天天氣這么冷,你做的這么多怎么賣得完?”
“你看我賣得完賣不完?!本葡悴慌孪镒由?,沈朝芝的叫賣很快招來食客,鍋巴油粉搭配口感豐富的蘸水成為早市最受歡迎的美味。
勤勞肯干帶給沈朝芝一家安穩(wěn)幸福的生活,閑暇時,她給女兒買了好看的新鞋,一邊輔導她寫作業(yè),一邊將橘子瓣塞進丈夫和女兒口中。
本是尋常的豆類,在不同地區(qū)卻能帶來同樣的溫暖與治愈,從立夏飯到豆腐乳,豆在國人的精心打磨下,有了更深沉遼闊的愛意。
冬天的四川什邡,在計劃和愛人一起旅行前,張云芳要提前做好腐乳。
平日一起搓麻的街坊姐妹,做起豆腐同樣手到擒來,發(fā)酵,滾鹽,用腌制白菜包裹定型,本不容易消化的大豆經(jīng)歷脫胎換骨,制成國人最欣賞也最貪戀的曼妙美味。
中國地域遼闊,小小的腐乳亦有南北之分,咸香還是甜辣,紅方還是白方,地域不同的網(wǎng)友們恐怕都要“吵”上半天。
但對谷物的喜愛是共通的。作為人們離不開的食材,谷物是餐桌上最踏實飽腹的家常菜,也是對人類情感文明的細膩記錄與滲透。
當危伯將剛抻好的龍須糖分給圍過來的小朋友,當張海葉把柿子夾進攤黃兒喂給老伴兒,誰能拒絕谷物美食中含蓄悠遠的人情味呢?
有網(wǎng)友感慨,看《風味人間4·谷物星球》不止喂飽腸胃更溫暖心靈??倢а蓐惱谠f,“有谷物相伴的日子,就不會太糟”。對家鄉(xiāng)美食的回味,對烹調(diào)食物之人的思念,加之美食紀錄片傳遞的安全感,讓今年的冬至不再寒冷。
正如這個夜晚,有多少人正伴著碳水的快樂追《風味人間4·谷物星球》,期許著回家過年的日子又近了些。眼睛與口腹均飽餐一頓,讓生活每天有滋味一些,還有什么是過不去的呢~
(喜歡本文的話,點擊頂部AKA桃叨叨關(guān)注公眾號,這里不缺好故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