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wǎng)專稿 一封沒署名的遺書、一群看似無恙的學生,讓中學老師鄭Sir(盧鎮(zhèn)業(yè) 飾)想起充滿暴力與遺憾的童年往事。面對妻子離別、父親病危,老師必須找出遺書中企圖輕生的同學,一段往事便隨之浮現(xiàn)......
影片《年少日記》自4月19日上映以來,豆瓣收獲8.6分,大批觀眾表示“很好哭”“預訂年度十佳”。這部由新人導演卓亦謙執(zhí)導,為大家講述少年之困,的影片,為何能收獲好評如潮?
影評人藤井樹和主持人李丹,在看片過程中屢屢被打動,流下了“N次”感動的淚水。藤井樹看完后直言:“太好了,我能打到9分。它的情感力量很強,看完之后還想哭,眼淚還止不住。”李丹在看完影片后,同樣一直沉浸其中,直到片尾字幕走完......
《年少日記》在中國香港地區(qū)上映之后,僅用一個半月的時間就收獲了2345萬港幣票房,成為了2023年中國香港地區(qū)華語片的票房亞軍。不僅如此,影片在內(nèi)地點映僅開啟后兩小時,豆瓣的評分便從8.5分漲至8.6分,穩(wěn)居近一年華語院線電影第一名。
情感沖擊
《年少日記》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優(yōu)秀的成績,最大的原因或許就是它的情感沖擊力非常強。影片包括很多現(xiàn)實的社會議題,例如家庭暴力、校園霸凌、青少年抑郁癥、原生家庭創(chuàng)傷......這些都在影片當中非常細致地展現(xiàn)出來。
演員鄭中基飾演的父親具有暴虐和控制欲,對孩子采取窒息式打壓。而且父親不光打這個孩子,他還打母親,而母親將自己在婚姻中不幸的責任又推給大兒子(哥哥),而那個處處比哥哥優(yōu)秀的弟弟卻只表現(xiàn)出一種漠然。
藤井樹在觀影中第一次流淚的橋段,就是片中哥哥從后面抱著弟弟的時候,當哥哥想讓弟弟多跟自己說說話聊聊天的時候,弟弟卻說“我太困了,我要睡覺了”。此時,相信很多觀眾都會被打動,心里很想去抱抱這位哥哥。
我們一開始看到這位哥哥在天臺上吶喊,說自己是一個垃圾,而后面可以看到,他的父親一直而且不止一次地告訴他“你就是一個垃圾”。這些打壓是無縫地彌漫在家庭里,讓這個十歲的男孩最后做出了不可逆的悲劇。
意向:遺書 日記
本片的導演卓亦謙是一位新人導演,此前參與了《殺破狼·貪狼》《激戰(zhàn)》等影片的編劇工作,其文字把控力較強。《年少日記》的英文名為《TIME STILL TURNS THE PAGES》,翻譯過來叫做《時間仍在翻篇》。
片名中“PAGES”在英文中是“文稿”的意思,這使得我們會想起片中的兩個意象。一個是電影開場時出現(xiàn)的那封遺書,另一個是在片名當中的日記??梢妼а萦昧饲岸旰秃蠖陜蓚€時空的交錯的結(jié)構(gòu),以平行敘事的方式貫穿整個影片,而它的載體就是開片時的一封遺書。
男主人公鄭老師提議,去找出這封遺書到底是班上哪位學生寫的,然而由此也引發(fā)他過往的年少時期的記憶。這個記憶圍繞著一本日記,遺書和日記正是兩個時空的載體,也是情感具象化的一種表現(xiàn)。而在這兩者的交叉敘事中,導演又埋了一個很大的懸念。
開始我們會以為那個好不容易長大的弟弟可能是日記的作者,但是實際上最后發(fā)現(xiàn)那個日記的作者是那個一躍而下的十歲的哥哥。而最后成為一名老師的人,其實是小時候看起來什么都很優(yōu)秀的弟弟。
除此之外,影片還有許多亮點,例如讀日記時是用的十歲哥哥的聲音,非常具象地細致地描寫了當時十歲的男孩面臨了怎樣的絕境和巨大的這種絕望感。而劇情在進行到這一刻時,長大后的弟弟,也就是鄭老師,給他的前妻寫了封信。在這封信里面,時隔了這么多年,他才有勇氣去直面自己的童年創(chuàng)傷。
不消費傷痛
回顧以往大銀幕上的作品,也有不少聚焦校園暴力、抑郁癥、女性獨立等等這一些旗號來消費弱勢群體的影片。“這一部《年少日記》并沒有辜負這個題材”,藤井樹在觀影前也曾擔心導演消費社會話題:“我也身為一個十歲男孩的家長,跟影片中的那個小男孩的歲數(shù)是一樣的,所以我在去觀看這部電影時特別害怕電影會過分地直面暗黑。”
在鏡頭下,《年少日記》并沒有為了疼痛而疼痛。即使有很多的段落可以用更夸張的方式去呈現(xiàn)更具沖擊力的畫面,但是導演拍得非常節(jié)制,用簡潔、溫柔的呈現(xiàn)方式把故事展現(xiàn)出來。例如很多轉(zhuǎn)場非常利落,不刻意渲染,不賣弄情緒——“我不要消費傷痛”或許是導演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始終堅持的藝術(shù)標準。
也正是如此,電影《年少日記》幾乎撫慰到了每一個選擇它的觀眾,就跟片中長大了的弟弟一樣,我們會被這個世界善良地溫和地對待,同時我們也可以有能力去溫和、善良地對待每一個人......
[1905電影網(wǎng)]獨家原創(chuàng)稿件,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違者將追究其相關(guān)法律責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