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專稿 12月4日,中國當代作家編劇瓊瑤女士離世。
消息發(fā)出后,林心如、蘇有朋、趙麗穎等眾多參演過瓊瑤劇的演員發(fā)文悼念。
此次我們邀請影評人編劇汪海林,跟隨他對瓊瑤女士的悼念,一起緬懷這位以筆為舟、以情為帆,終其一生都在為讀者和觀眾編織浪漫的“言情巨匠”的作家。
面對瓊瑤女士離世,汪海林在第一時間也發(fā)表了自己的感慨,提到說“以這種方式離開,如一簾幽夢的終結,也是戲劇的落幕,女主角的離去,當然不會平淡無常……雪花飄落之前,你已是一片云。”
顯然,這里用了幾個瓊瑤的作品名字,像《一簾幽夢》《我是一片云》,正巧融在對瓊瑤的懷念當中。
汪海林提到,之前因于正侵權了瓊瑤的作品《梅花烙》,瓊瑤曾邀請他做自己的專家輔助人。一審之后,瓊瑤就說不管怎么樣要表達感謝,于是寄給汪海林一個水杯、一張寫著感恩的明信片。
見字如面。
回想瓊瑤的一生,共創(chuàng)作了70多部文學作品。她的作品剛剛火熱的時候,恰好在80年代,那時更多的是集體主義敘事。于是,瓊瑤這些被批評為“不食人間煙火,只談戀愛”的文字,恰恰是那個時代缺乏的,也代表著那一代人珍貴的記憶。
她作品的規(guī)律是通過臺詞,把復雜的情感、情緒的變化都說出來。尤其是把愛,詮釋出多個層面,包括怨恨、思念、依賴、抵觸……各種復雜的情緒,讓感情變得豐滿與戲劇。
此外,由瓊瑤女士作品改編成的影視劇也相當成功。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編劇,瓊瑤編故事和塑造人物的能力也很強。
或許你早有耳聞,她的劇本是一個字都不許改的。包括她對服化道,對演員的選擇,以及表演風格都會進行干預。她知道這個演員只要照著她寫好的演出來就能紅。
比如說像當時秦漢、秦祥林、林青霞、“咆哮男神”馬景濤、劉雪華、陳德容、蘇有朋、林心如等,都是通過瓊瑤的優(yōu)秀作品走紅,走進大眾視野的。
伴隨著瓊瑤女士的離世,有網友這樣說——
愛恨交織,悲喜交集,紅塵作伴
轟轟烈烈,始終是“她”,是她們。
瓊瑤受“五四精神”的影響,講個性解放,講人的自由選擇,尤其是婚姻戀愛的自由。所以其作品中不會出現女性為彩禮等困擾的現實困境,就是有愛就行。包括權力,她不會去依附權力,不會為了獲得某個強權的青睞貶損別人,她是以女性為中心的。在當時社會里邊,帶有一點的理想色彩。
雖然瓊瑤女士與世長辭,但是瓊瑤的作品在當下甚至在未來還會煥發(fā)永恒的價值。這個價值會反復訴說真愛無敵。
例如瓊瑤近期還有一部作品叫《梅花英雄夢》,是一個古裝的戲,瓊瑤為此花費了很多力量放在情節(jié)的編制上。我們已一同期待著瓊瑤筆下的浪漫,有全新的演繹和魅力。
從書、影視劇,再到人生的謝幕,瓊瑤真的算得上一個極致浪漫的書寫者,教會我們不要辜負生命,盡力地愛、盡力地活,活得瀟瀟灑灑……
瓊瑤雖然走了,但是這些歷久彌新的文字影像會讓我們記住,有她存在的那樣一個浪漫言情時代,有愛有熱烈有追求。
相信羅曼蒂克不會就此落幕,她會如同瓊瑤女士的結局一樣翩然起飛,輕盈地在未來舞動。
[1905電影網]獨家原創(chuàng)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