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折的復興之路
雖說問題的癥結很明顯,但是要解決這些問題并不容易。這不僅需要靠動畫人的努力、政策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全社會對動畫的認知的改變。很多人一味地指責日本動畫渲染色情和暴力,而自己卻長年累月地胡亂改編《西游記》,對其中的“色誘”和“暴力”大而化之、選擇性失明,那么國產動畫便不可能得到一個良好的發(fā)展環(huán)境;如果只是一味地要教育孩子、進行說教而忽視動畫本身的娛樂性和消遣性的話,那么國產動畫會很容易就失掉大批的觀眾。為什么《貓和老鼠》可以風靡世界幾十年而不衰,最終要的就是它足夠好玩和可愛——這是動畫片立足的基礎,如果連“好玩”都做不到,那么“寓教于樂”就無異于癡人說夢了。
有人幻想說,是不是可以僅僅靠一到兩家民營動畫公司的一到兩部天才作品就可以解決整個產業(yè)的問題,這是不現(xiàn)實的??赡茉贗T界這種傳奇可能在facebook上有跡可循,但是在高投資、高風險的電影業(yè)中,這幾乎就是說夢話。其實這種能在影迷之間引發(fā)討論熱潮、讓人欲罷不能的天才般的獨立動畫作品絕非無跡可尋,但它們無一例外地都銷聲匿跡了,作者也如同閑云野鶴一般不見蹤影。前幾年,DIY的手繪動畫《李獻計歷險記》和那部計算機制作的《打,打個大西瓜》都讓人看到了國內“動畫發(fā)燒友”的專業(yè)素養(yǎng)。只不過沒有政策的惠及,沒有資金的支持,這些獨立動畫在發(fā)表之后,很快就銷聲匿跡了。它們獨特的氣質、出色的創(chuàng)意并沒有進入市場、更沒有成為整個行業(yè)的推動力。那么,難道是外國的動畫“擠兌”國產動畫,使其沒有生存空間了么?
很顯然并不是這樣,國家在2000年頒布的《關于加強動畫片引進和播放管理的通知》也從一定程度上對國產動畫實行了“地方保護”??杉词故沁@樣,國產動畫依舊缺少市場。雖然說政策有利于在一段時間內國產動畫在電視臺和銀幕上的占有率,但是從長遠來看,沒有與外籍動畫進行面對面、硬碰硬的市場競爭,國產動畫永遠難以成熟。而且限制進口和播放時間,更進一步地把國內的動畫人培養(yǎng)成了“高大的侏儒”——貌似占有極大的播放比例,但故事和制作卻幼稚和粗糙得令人驚訝。也許,這只是一個暫時的權宜之計。
可能,對于動畫這個特殊的、受眾面相對較小的片種來說,最重要的是開發(fā)下游產業(yè),把利潤增長點從動畫身上轉移到附屬品上,加強產業(yè)化的運作。有人認為此舉會削弱動畫的質量。比如說數年前走紅的“藍貓系列”和最近正在風口浪尖的“喜羊羊系列”。都是注重了衍生品的開發(fā),而在動畫質量、造型設計和故事上,并不盡如人意。于是,這就造成了一種怪現(xiàn)象:動畫本身質量過硬的作品得不到整個市場的認可;反而是那些質量平平,缺乏個性的大眾化的作品,因為市場運作合理、產品開發(fā)積極,反而獲得了成功。但是,這種成功只是“商業(yè)上”的成功,對于動畫本身和動畫藝術來說,這兩部動畫片——尤其是取得了巨大商業(yè)成功,一年一部“賀歲片”,形成文化現(xiàn)象,人物造型遍及全國的低幼動畫《喜羊羊和灰太狼》,很難稱得上“佳作”。
下頁更多精彩內容
【電影網】www.azyedu.com.cn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違者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