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物語》海報
小津安二郎的“五宗最”
最凄然——《東京物語》
小津一生喜愛他所拍的三部電影,其中最鐘意的莫過于是 《東京物語》,該片也獲得了《電影旬報》100部偉大電影之首,可小津本人卻極少談及此作。當年48歲的他不過人生半百拍出了如此有深意與滄桑的電影,就像呷入口中的茶葉,沒有一番細細咀嚼,是很難體味到藏匿在深處的茶香的。
誠然,《東京物語》是日本影史上最成功的電影,但它的成功卻不是因為有激烈的打斗或者高潮迭起的戲劇沖突,相反平白直敘、舒緩有韻的故事節(jié)奏成為影片成功的祭奠。如果你從未看過小津的影片,你一定會被突如其來的安靜與無聊所感到不習慣?!稏|京物語》的故事情節(jié)相對簡單,兩位老人因為寂寞想去大都市東京看望在這工作生活的兒女,卻因兒女們各自的忙碌無暇顧及二老受到了冷待。當老人回到故鄉(xiāng)不久卻傳來母親病危的消息,兒女們匆忙的歸來看望也不過是短暫停留,最終周吉只能一人獨吞生活的寂寞。
孤獨的老人
《東京物語》所展示出的兩代人之間的落差與變遷是殘酷的,小津通過片中的幾次深刻對話明顯的表示出來。比如二老穿著夏季和服微笑著相依坐在遼闊的熱海海岸時說:“東京來過了,熱海也來過了,我們也應該回去了。”這種外表的祥和與內心的寂寞產(chǎn)生的強烈對比是讓人感到不安和難受的。兒媳紀子在片尾對京子說:“人都是會變得,即使你不想變,這個世界真是討厭。”電影中熱海的歡樂夜晚和兩位小孩的頑皮也不再增添輕松的氣氛,可以說《東京物語》悲得很徹底。
小津自己曾說: “我想通過父母與子女的經(jīng)歷,去描寫傳統(tǒng)的日本家庭是如何分崩離析的。”所以如果簡單的認為《東京物語》就是小津對兒女的不孝進行批判是片面的。二老從一個海濱城市尾道來到大都市東京相當茫然所措,就讓人想起
夏目漱石的小說《三四郎》中,主人公面對東京繁華的現(xiàn)代都市和文明的沖擊,不免露出窘態(tài)。而小津在《東京物語》中用這種大環(huán)境的變化透露小家庭的變遷,繼而用小家庭的生活變化揭露出人心的更迭。哪怕只是居酒屋外看板牌子開始變得洋氣,人們穿著打扮逐漸走向時髦,這種細微的時代變遷也反過來讓人們之間的親情與摯愛顯得愈加蒼白。
片中最溫馨的一幕
這就是一個家庭的故事,再平淡不過,但看過之后卻發(fā)現(xiàn)劇中的人物就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你、我、他,我們或許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或許這是小津對這個時代的諷喻。生、死、家庭、歡樂、落寞,在一個個安靜而又完美的空鏡頭后是小津對整個世界價值觀的思索,但我依然認為沒有一番人生的經(jīng)歷是無法參透其中的真諦的。
下一頁:最苦澀——《秋刀魚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