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狄仁杰要解決的案件和水有關
水下拍攝讓演員吃盡了苦頭
人員配合成最大難題 趙又廷憋氣沉水流鼻血
影片的立體制片人Stego透露,整部影片水中(包括水面上和水面下)的拍攝鏡頭大約占了四分之一,有實拍也有CG合成,但對于這種華語電影的全新嘗試,到底難在哪里?拍攝手法?道具設備?動作、畫面設計?No!對于徐克來講,“人”的問題最難搞。
水下拍攝,還要用龐大又防水的3D攝影機,必須解決相應增強的浮力問題。給器材加載重量后,對于運作此機器的攝影師就有更高要求,他不僅要塊頭力氣夠大,還要能夠忍受得住長時間一泡十幾個小時的痛苦。而對于表演者更是。
徐克認為,如何讓演員在水下自如地表演,是這次水下拍攝過程中的最大難點之一。因為根據(jù)《神都龍王》的劇情要求,演員在水下不僅不能配戴任何用于呼吸的潛水工具的,而且還必須在水下待一段時間來演戲、做表情。這就要求他們必須先吸一口氣,再沉到水下去閉氣表演,有時甚至還要在水下輕盈地騎馬或打斗,這對演員來講是很大的挑戰(zhàn)。
回想起水下3D的拍攝,趙又廷心有余悸,強大的水壓還讓他多次流鼻血:“雖然鏡頭很簡單,就是把我吊起來丟到水里,我假裝不會游泳做掙扎。其實我只需要在水里憋氣15秒就可以,但身上綁著鉛塊,必須被鋼絲吊起來。想到?jīng)]有辦法靠自己的力量回到水面,心里有一種恐懼感,上來后耳朵超級痛。”
于是,溝通就成為另外一個重要的問題,也就是人的配合。由于電影后期要做很多特效,尤其是水下情節(jié)部分,這就要求劇組必須在水下為特效布景,需要有工作人員潛到水下拉綠幕、擺架子、打燈,并在實拍時配合演員和攝影師。布景這項工作本來就復雜而龐大,又加上拍攝在水下進行,找來了很多潛水員去布置,但同時要訓練他們學會如何去處理好這些問題。
下一頁:60多個場景1000余個特效 CG驚艷造“鱉皇”怪獸
策劃、制作、文/砂糖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