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烏托邦紀事:政治科幻電影折射當代社會焦慮
《大都會》被稱作科幻電影史的第一個豐碑
陳年經(jīng)典:
《大都會》1927年 機器禁錮工人
《大都會》被稱作科幻電影史的第一個豐碑,故事設置在2026年,社會被分為兩個階層,城市的建造和控制者們生活在摩天大廈之內(nèi),被機器縛住手腳的工人們則群居于暗無天日的地下世界。影片的主題、場景、攝影技巧對此后的反烏托邦電影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比如尤金·舒弗坦設計的未來城市景觀,便啟發(fā)了
雷德利·斯科特的《銀翼殺手》和特瑞·吉列姆的
《妙想天開》。
影片的故事沖突實際上非常簡單,科學狂人試圖通過他創(chuàng)造的機器人,煽動工人暴亂,達到他毀滅世界的目的。然而最值得稱道的是它的表現(xiàn)主義手法,影片采用高聳的建筑、龐大的機器、尖銳的棱角、粗長的線條、傾斜的構圖以及濃重的陰影創(chuàng)造出一個冰冷漠然的未來大都市,并將工人們置于毫無希望的壓抑氣氛之中。它對未來世界的想象固然是基于當時所處的工業(yè)時代,但其對工人被機器所禁錮的擔憂直到現(xiàn)在仍然沒有過時。
《銀翼殺手》探討的焦點是“復制人”的人權問題
《銀翼殺手》1982年 人造人的人權
《銀翼殺手》根據(jù)1968年的科幻小說《機器人夢見電動羊了嗎?》改編而成,講述21世紀初期,人類造出了大量智能復制人以供驅(qū)使。在復制人失控之后,人類派出銀翼殺手對其進行追殺。
哈里森·福特飾演的銀翼殺手之一,在執(zhí)行任務的過程中,和一個復制人產(chǎn)生了感情,漸漸開始反思人類的命運。
雷德利·斯科特在片中塑造了一個陰寂、絕望、詭譎而又恐懼形的世界
簡言之,《銀翼殺手》探討的焦點是“復制人”的人權問題,即人類是否有權決定其造物的命運,呈現(xiàn)出不斷進步的基因技術給人類帶來的道德和精神困惑。電影當中出現(xiàn)了不少置于個人之上的力量,包括擁有無限權力的企業(yè)和遍布各處的警察。受惠于《大都會》,雷德利·斯科特在片中塑造了一個扭曲變形的世界,陰寂、絕望、詭譎而又恐懼,奠定了此后反烏托邦電影的基調(diào)。
溫斯頓最終真誠地愛上了老大哥
《一九八四》1984年 老大哥盯著你
2012年,瑪雅人的預言并未成真。但在1948年到1984年間,奧威爾在他的小說《一九八四》所描繪的那些政治災難,卻切切實實地發(fā)生了。因此,當改編自這部小說的同名電影在1984年問世之時,其帶來的驚悚效果便不言而喻了。很多剛剛從極權國家解脫的人們,對影片中的政治恐怖有著刻骨銘心的體會。
在影片所描述的大洋國里,歷史按照政府的需要被不斷改寫,每個人都生活在統(tǒng)治者“老大哥”及其思想警察的監(jiān)視之下。在“真理部”工作的外圍黨員溫斯頓(
約翰·赫特 飾)日漸對老大哥產(chǎn)生了懷疑,并開始與另一位外圍黨員秘密偷情。自然而然,思想警察盯上了他。百般折磨之下,溫斯頓最終接受了政府灌輸給他的諸種觀念,并真誠地愛上了老大哥。
下一頁:《妙想天開》有序?qū)崉t混亂
策劃、文、制作/田朝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