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wǎng)專稿 時隔3年,那個胸中有“鼓點”的“雄獅少年”阿娟又將重返大銀幕。從“舞獅少年”到“滬漂”格斗者,他的故事將如何續(xù)寫?
定檔預告一出,《雄獅少年2》便引發(fā)了諸多討論,觀眾們對這部續(xù)作充滿了期待與疑問。
此次,我們有幸邀請到了中國傳媒大學教授索亞斌,為我們帶來《雄獅少年2》的新鮮評測。
觀眾疑問1:
舞獅變格斗,能否延續(xù)燃情?
在《雄獅少年2》的定檔預告發(fā)布后,不少觀眾心中都有一個疑問:舞獅元素減少,轉而主打格斗,還能像第一部那樣燃嗎?
索教授表示:“第一部的回味空間很大,但第二部熱血與情感交織的體驗更強。”索教授認為,這部影片至少能達到與第一部同樣高的分數(shù)。
自己本身是動作片影迷,觀看《雄獅少年2》時熱血沸騰,甚至覺得動作場面意猶未盡。他指出,舞獅元素在這部影片中其實有著巧妙的延續(xù)。在南方,舞獅師傅多有南拳基礎,電影中便將舞獅元素融入到主角作為格斗者的成長狀態(tài)里。
盡管在真人功夫片、動作片中我們已見識過諸多大場面,但《雄獅少年2》的動畫動作卻毫不遜色。索教授稱,觀看時他始終在關注影片動作的真實性,而這部電影找到了寫實與寫意之間的張力,在真實與虛幻之間的轉化形成了觀眾觀影的動力。
它的“真”在某種程度上超越了真人拍攝的電影,因為動畫形式可完全控制片中元素,能細膩且令人信服地展現(xiàn)主角從出拳生疏到熟稔的過程,包括肌肉變化、動作軌跡、表情以及眼神傳達出的內心變化等。
觀眾疑問2:
從廣東到上海,味道是否依舊?
對于從第一部的廣東背景轉換到第二部的上海,地域文化味道是否還能保留,觀眾們也充滿好奇。索亞斌教授從自身廣州人的角度出發(fā)進行了解答。
他坦言,第一部中佛山地區(qū)那種市井氣、煙火味以及街坊鄰里的熟人社會感覺在第二部確實減弱了。不過,故事轉移到國際化大都市上海后,內在趣味并未改變。
影片中對上海景觀的呈現(xiàn)堪稱一大亮點,東方明珠、外擺渡橋、城隍廟、石庫門弄堂等場景,初看仿若照片般精細,為觀眾提供了觀察的陌生化視角。索教授預測,影片上映后,或許會像《你的名字。》的取景地一樣,吸引眾多觀眾前往上海打卡。
盡管地域轉換,《雄獅少年2》在故事空間變化的同時,依然留存了內在的文化韻味,并通過對上海景觀的精彩呈現(xiàn),使得觀眾的觀感能夠更貼近上海城市的本身風貌。
觀眾疑問3:
情感內核,能否再次觸動人心?
阿娟從第一部的無名少年到第二部成為有名之人,觀眾們期待知道,這部影片是否還能帶來如第一部那般的情感感動。索亞斌教授認為,感動依然會有,只是方式有所不同。
第一部中的獅象征著阿娟心有雄獅,雖是小人物卻通過舞獅比賽證明了自己,不過生活現(xiàn)狀并未改變。
而第二部更加直觀地訴諸觀眾觀感,阿娟獲得了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但也面臨更多困境。影片后半部分悲情色彩凸顯,引入“野草”意象強調主人公草根身份,他初入社會立足未穩(wěn)時,便遭受各種困難打壓,煩惱更重。
此時,第一部中飄落的木棉花再次出現(xiàn),象征著他回歸初心。
索教授強調,這種復雜的情感體驗建立在扎實的故事基礎之上,影片人物形象和關系塑造得十分扎實。對于期待第二部的觀眾來說,這部電影不會讓人失望。
《雄獅少年2》的情感表達在延續(xù)第一部內核的基礎上更加復雜多元,通過對主人公命運的深入刻畫,依然能夠觸動觀眾內心,帶給觀眾深層次的情感體驗,令人回味無窮。
讓我們共同期待《雄獅少年2》的上映,再次感受熱血與感動的交織,見證國漫的崛起!
[1905電影網(wǎng)]獨家原創(chuàng)稿件,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