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象1:偷票房 偷票房現象在電影行業(yè)并非新鮮話題,盡管有電影局的查處,但是偷票房現象依然猖獗,嚴重影響電影業(yè)的健康發(fā)展。如今,偷票房被爆料的主要方式是網友曬票根。2015年,《山河故人》、《西游記之大圣歸來》(以下簡稱《大圣歸來》)、《烈日灼心》、《三城記》等影片都疑似被偷了票房。對此,《烈日灼心》的出品方博納影業(yè)在官方微博呼吁觀眾堅決抵制偷票房的行為。無獨有偶,華誼總裁王中磊也在微博怒斥票房蒸發(fā),“票房去哪了?請拿開臟手!” 不過下半年政策重拳出擊,令人歡欣鼓舞。2015年10月3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首次審議《電影產業(yè)促進法》(草案),草案規(guī)定,“電影院不得偷漏瞞報票房收入。加盟電影院線的電影院,應當安裝符合國家標準的計算機售票系統(tǒng)。”而2016年剛開年,總局就出臺了規(guī)范電影市場的實施方案,隨著政府對偷票房監(jiān)管力度的加大,未來電影市場的規(guī)范和健康指日可待。 現象2:幽靈場 幽靈場是2015年電影行業(yè)的熱議話題,它指的是某些影片為了前期刺激票房或后期沖擊紀錄而開設的虛假場次,時段以午夜為主,且場場爆滿。 2015年,有多部大片陷入了“幽靈場”風波?!蹲窖洝吩谏嫌骋粋€多月時,有網友在微博上貼出影院選座截圖,稱安樂在自己的百老匯院線,每天凌晨開始包場,午夜場一直都是場場爆滿,且每隔15分鐘就會開售同一影廳的電影票。繼100%上座率引起公眾質疑之后,又有網友爆料,片方開始“花樣包場”,即上座不再是滿場,但每個廳售出電影票的“座位陣型”驚人一致。對此,片方稱是影院“排映出錯”。此外,徐崢執(zhí)導的《港囧》也被質疑用幽靈場拔高票房,但出品方光線影業(yè)的態(tài)度是堅決否認并稱要起訴誹謗者。 對于這類亂象,電影局也依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關于加強電影市場管理規(guī)范電影票務系統(tǒng)使用的通知》(新廣發(fā)[2014]12號)、《電影院票務管理系統(tǒng)技術要求和測量方法》(GY/T276-2013)及《電影院票務系統(tǒng)(軟件)管理實施細則》的有關規(guī)定,針對票務軟件管理、電影院票務軟件使用等方面進行了規(guī)范,有望遏制“幽靈場”,打擊票房造假的不規(guī)范行為。 現象3:買票房 除了前文提到的偷票房、幽靈場外,買票房也是一種造假手段,指的是片方自掏腰包給院線,院線有分成獲利,這是目前財大氣粗的片方管用的一種宣發(fā)手段,旨在提升影片的排片比例,以獲得更多的票房收入。上述提到安樂在自己的百老匯院線包場放映《捉妖記》也是片方自掏腰包夠買票房,不過,《捉妖記》事件更特殊的一點是,片方解釋是電影在做公益,這一公益放映的對象僅包括老人、軍人、殘障人士、教師、醫(yī)生、兒童、見義勇為人員等七類觀眾。 目前國內市場很多出品方、發(fā)行方和院線是同一家,這種情況下,買票房不需要給院線大比例的分成,操作起來成本更低,相當于把錢從左手交到右手。其實,類似的現象在好萊塢也曾出現過,直到1948年,美國聯邦最高法院頒布派拉蒙判例,禁止好萊塢大公司垂直經營制片、發(fā)行和放映業(yè)務,這才將電影巨頭和旗下院線強制拆分出來。對于買票房,好萊塢的模式實際已經給中國提供了一種很好的解決思路。 制圖/錢佳憶 文/Kyl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