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wǎng)專稿 值此喜迎中秋、歡度國慶之際,《今日影評》推出了國慶特別策劃系列節(jié)目《光影贊中國》,邀請到了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研究員賈磊磊,一起評析正在熱映的紀錄電影《2019閱兵盛典》。
為全景記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閱兵盛況,八一電影制片廠攝制電影紀錄片《2019閱兵盛典》。本片集中反映我國國防和軍隊現(xiàn)代化建設(shè)的巨大成就,充分展示了開放、自信、和平、包容的大國風采和新時代中國軍人敢打必勝的氣勢。
那么,在影評人、觀眾和記錄者眼中,《2019閱兵盛典》分別有何特點?《今日影評》特別連線了不同視點的影片受眾,聽聽他們的心聲。
01
影評人視角下的《2019閱兵盛典》有何特點?
“攝像機拍攝的鏡頭更感人”,看完《2019閱兵盛典》,賈磊磊感嘆道,“雖然是紀錄片,但它采用了很多藝術(shù)片的表現(xiàn)手法,很富有詩意”。
比如女兵方隊、陸軍方隊的部分,同一個動作就有三組鏡頭表達,“節(jié)奏一下子就出來了”。
片中,還有許多由微型攝影機拍攝的素材,在戰(zhàn)斗機的機艙里,在飛機的輪子邊,“它都不是一個常規(guī)視點,已經(jīng)采納了很多故事片的拍攝手法”,賈磊磊介紹道。而這,不禁讓我們聯(lián)想到去年國慶熱映的電影《我和我的祖國》。
《我和我的祖國》里,正好也有一個篇章,就是關(guān)于受閱士兵的故事,對于這兩種不同的類型表達同一個題材的方式,賈磊磊認為,“紀錄片是前景式作品,但故事片是后景式的寫作”,也即,后者將把發(fā)生在前者背后的故事呈現(xiàn)出來。
“《2019閱兵盛典》和《我和我的祖國》可以結(jié)合起來看,前后景放在一起,不就更加立體嗎?”賈磊磊說。通過故事片中宋佳飾演的角色,我們一定會去想像,當這樣一個方隊走過的時候,“其中有多少個像宋佳這樣的人民子弟兵”。
02
普通觀眾視角下的《2019閱兵盛典》是否動人?
《今日影評》欄目組小分隊來到影院,特別采訪了第一批看過電影《2019閱兵盛典》的觀眾。
“第一個反應就是覺得很震撼,第二個反應就是特別想家,特別想回去”,有觀眾用“震撼”和“想家”兩個關(guān)鍵詞,表達自己的觀影感受。
“大家心里都會有那種很自豪的感覺,讓我們對自己的國家更充滿信心”,有觀眾這樣評價道。
還有觀眾直接伸出大拇指,表示看完電影只想“為中國點贊,為中國軍人點贊”。
我們還在影院采訪到了一位前來觀影的退伍軍人——“我叫袁琳,剛從部隊里面退伍下來”,對著《今日影評》鏡頭,她自豪地說。
“當國慶閱兵的那些武器裝備從天安門掠過的時候,真的心情很激動,大家都很想哭”,她說。
“我們這一代人實際上是通過這樣一個個電視紀錄片,銘記了關(guān)于強國強軍的歷史記憶,這一生可能都很難忘記這些經(jīng)典時刻,而且它不是一個人,它是一個集體記憶,我覺得非常地可貴”,聽到觀眾們的心聲,賈磊磊由衷慨嘆道。
03
記錄者視角下的《2019閱兵盛典》有哪些背后故事?
最后,我們將鏡頭對準了紀錄片《2019閱兵盛典》的攝影指導趙小丁,聽聽他的幕后故事。
“我們大概有六十多個機位,廣場、城樓、觀禮臺以及受閱部隊沿途的延長線,在一些關(guān)鍵點位上,其實我們也都做了論證”,趙小丁介紹道。
實際上,此前閱兵村也會有合練,因此,攝制組會提前拍很多受閱部隊的橫排面、腳步等。
據(jù)趙小丁介紹,“影片里邊展現(xiàn)的飛機那一部分,我們有一個攝影師飛了幾十個架次,在戰(zhàn)斗機上跟著編隊捕捉了很多特別有魅力的鏡頭”。
而趙小丁最大的感受,是很多受閱部隊提前幾個月就駐扎在那里,真的非常不易。“他們在最酷熱的季節(jié),用汗水和辛苦付出給大家奉獻了這樣的視覺震撼,練兵千日,展現(xiàn)一時,沒有這么多的艱苦,也不可能有這么好的成就”,趙小丁說。
今年的10月1日,既是國慶,又是中秋,家國在此刻相連。
而今年對于中國乃至世界來說,也是不平凡的一年,很有可能去年的10月1日他們在受閱,而今年疫情、汛情之時,他們就是沖上一線的人。中國人民解放軍不僅是一個能戰(zhàn)斗的部隊,更是和人民群眾血肉相連的親人。“國家強大,我們小家的安全感就特別地安穩(wěn)”,賈磊磊說。
《今日影評》國慶特別策劃系列節(jié)目《光影贊中國》的最后,主持人請賈磊磊用一個關(guān)鍵詞來表達《2019閱兵盛典》對國家的禮贊,他給出的答案是——“銘記”。
“就是通過影像所銘記的強軍強國中國夢”,他說。
[1905電影網(wǎng)]獨家原創(chuàng)稿件,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違者將追究其相關(guān)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