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專稿 10月24日,
周星馳的經典佳作《大話西游》正式在院線重映,上下兩部首日獲得非??捎^的450萬票房,上座率也表現良好。曾經《大話西游》的熱度被視為是場“粉紅色的革命”,代表著小資文化的興起。網絡上五花八門的解讀生生不息延續(xù)了近十年,去年
《西游降魔篇》的上映和今年周星馳和
向華強太太的矛盾熱點,又再掀起網絡小熱潮。到底人們討論《大話西游》的時候,都在談論些什么?以下我們?yōu)榇蠹伊_列出關于《大話西游》解讀的10大高冷話題,重溫經典之前不妨借此管窺一二。
高冷知識點1:語法不通的陌生化語言
美國文學研究理論家弗雷德里克·詹姆遜曾認為:“在這個不斷大眾化的社會,語言也不斷標準化,便出現了工業(yè)化城市中日常的語言貶值,農民曾經有過很豐富的語言,傳統(tǒng)的貴族語言也是很豐富的,而進入到工業(yè)城市之后,語言不再是有機的,活躍而富有生命力的,語言成批生產,就像機器一樣。”
《大話西游》很大的獨特性在于要他幾乎打破了所有現存的語言規(guī)則,采用陌生化的言語設計和交流方式,讓觀眾感到新奇。比如中英混雜句“I服了YOU”、“你不信吶?LOOK!”同時破壞了中文語法和英文的規(guī)則,對既有的中心話語進行消解。還有另一種是完全沒有邏輯的對白,比如“你給我點時間,我吐啊吐啊,就會習慣了。”“小心?。〈蚶讎D!下雨收衣服啊!”兩句中,接吻和嘔吐,七彩云和下雨收衣服的關聯(lián)都顯得莫名其妙,像是被硬性拼湊在了一起,給觀眾一種“出乎意料之外”的感受,這種“奇怪的聯(lián)想”是矛盾的、對立的、不不合邏輯的,但是卻帶來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高冷知識點2:英雄VS惡棍的雙重性本質
不單獨是至尊寶和孫悟空,《大話西游》中類似這種善惡同體的設置非常多。蜘蛛精和春十三娘、白骨精和白晶晶、強盜菩提和菩提老祖、白天的紫霞和晚上的青霞,還有二當家和豬八戒,這些形象都具有完全相反的雙重性本質。習慣用俄國評論家米哈伊·巴赫金的狂歡化詩學解讀《大話西游》的評論家,會指出這正好應和了狂歡式形象的雙重性:“它們身上結合了嬗變和危機兩個極端:誕生與死亡,祝福于詛咒,夸獎與責罵,青年與老年,上與下,當面與背后,愚蠢與聰明。”
在狂歡的世界里,“兩個聲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條件,生存的最低條件”。《大話西游》里人物的雙重性,強烈傳遞出“自我”的迷失感,神與妖、人與魔的轉換或許不過是一念之間,即使最終舍小情取大義,也不代表過去的記憶和情感牽連就能瞬間清空歸零。所有人都是戴著雙面存活,正是有了過去的種種不是才可能成就個體當下現時的獨特性。
高冷知識點3:荒誕底下的社會悲劇意識
周星馳的戲劇作品,大多蘊含著非常濃烈的悲劇意識。
《西游記》里聰明超能有擔當的“猴哥”變成花心草率滑稽的至尊寶,唐僧則變成啰啰嗦嗦唧唧歪歪的小老頭,所有人都變成了現實功利主義者,打破了傳統(tǒng)語境下的崇高“幻想”,將人在功利驅動的現實社會中無所適從的無力感赤裸剖解在觀眾面前。像其中整天喊“兄弟”情義的瞎子大難臨頭時自顧自跑掉,菩提老祖在幫忙捉拿妖精失敗之后也逃之夭夭,連一直在追求愛情的至尊寶,也會為自身目的對
朱茵說出“一萬年”的謊言。我們知道善惡如何劃分,我們懂得道德條條框框,但是面對唯利是圖、充斥滿違背和瓦解善惡標準的現實,多少人會選擇盲從,又有多少人會選擇堅守呢?《大話西游》中這種極具悲劇意味的無力感貫穿始終。
高冷知識點4:所謂的“加冕”與“脫冕”
幾乎所有解析《大話西游》的文章里都會毫無例外地談到“脫冕”。因為在
吳承恩的《西游記》里,我們所見到的孫悟空是處于一種不斷被“加冕”的過程,從小屁猴子變成孫悟空,又最終成佛,這是對傳統(tǒng)的神話話語權的確定和認可。但是在《大話西游》里這種“加冕”被徹底瓦解,故事讓孫悟空(至尊寶)處于不斷被“脫冕”的過程。孫悟空在面對觀音責問的時候大逆不道說出:“你追了我三天三夜,因為你是女人我才不殺你,不要以為我怕了你了!”這種話,直接將顛覆神圣和反叛權威的意思展現得淋漓盡致,可以算是精神層面“欲望的狂歡”。
但是從另一個層面看,《大話西游》中至尊寶在被“脫冕”的同時也交織著“加冕”的進程,在至尊寶和孫悟空兩個不同身份變換之間,他最終還是選擇了戴上金箍變成孫悟空去打敗牛魔王,完成了最后的“加冕”?!洞笤捨饔巍氛峭ㄟ^這種奇特的交織,體現了當代社會新舊文化的碰撞,為經典名著創(chuàng)造出新的寓意。
高冷知識點5:《Only You》的后現代主義“無厘頭”
《大話西游》的后現代主義手法一直被津津樂道,它將文學作品和生活中各色俗語俚語流行歌曲大雜燴,打破了新舊界限,造成奇特的混亂。比如唐僧勸解悟空的那段《Only You》將佛家禪理,電視廣告、流行歌曲、行為藝術和經文禱告等多種元素相融合,把50年代Tlatters的英文金曲《Only You》改頭換面,使得整個段落更具有震撼性效果。
“無厘頭”廣東的俗語,表示人做事難以理解莫名其妙,《西游記》原著本身已經是“無厘頭”元祖,第五十三回中,唐僧和豬八戒因為喝了子母河的水受孕,豬八戒說了句:“爺爺呀!要生孩子,我們卻是男身!那里開得產門?如何脫得出來?”孫悟空在旁邊戲謔道:“古人云:瓜熟自落。若到那個時節(jié),一定從肋下列個窟窿,鉆出來也。”《大話西游》語言、情節(jié)設置上的無厘頭,并非單純的全顛覆,追根究底也是對《西游記》創(chuàng)作手法的延伸和發(fā)展。
下一頁 高冷知識點6:“一萬年”對王家衛(wèi)的戲仿